您现在的位置: 和田玉籽料_和田玉收藏_新疆和田玉_和田玉故乡和田工美-月海轩玉器 >> 文章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和田工美北京专卖店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乙1号北京富通官园珠宝城337号  电话010-68336588        
 ◎ 本栏导航
   
最新资讯
公司新闻
和田玉专题
精品赏析
 ◎ 最新热门
   
 ◎ 专题栏目 ◎ 最新推荐
源远流长话古玉
作者:古方    文章来源:中华玉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微博 人人网
 

    在中华民族七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玉器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它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应广大收藏爱好者和热心读者的要求,讲解有关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知识。

 

  中国玉器有着近万年的悠久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今天,玉器文化绵延不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文化现象。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它对社会的政治、礼仪、宗教、审美情趣等方面影响很大,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也是其它古器物不可比拟的,因此可以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

  在人类迎来文明曙光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经走过了几百万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人类诞生到新石器时代之前,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打制的石器,考古学上把这个时期称作旧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4万至1万年之间。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工具,生产技能有了重大飞跃,随之而产生了治玉技术。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这两处遗址的时代距今均为7000-8000年,共出土玉器数十件。这些玉器色泽纯正,磨制光滑,经鉴定,其玉料大多数是透闪石,有的是阳起石。从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艺之精美、选料之准确来分析,当时的玉器制作和使用已比较发达。

  在南方的江浙一带,最古老的原始文化是浙江余杭县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璜、玉、玉管和玉珠等玉饰品。玉呈扁平状,有个较大缺口,中央孔为管钻而成,孔壁整齐。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玉器不是以玉料制成的,不能称作真正的玉器,江浙地区最早的玉器应该是崧泽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玉制品。据推测,当时制作玉器的取材范围西至苏州太湖边,南至嘉兴地区海滨,在崧泽附近几公里到数十公里内均有玉矿石出露。

  崧泽玉器工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手工技艺,从工艺风格看,与河姆渡玉器或多或少有继承关系,所以从技艺上讲,崧泽玉器是源于河姆渡玉器的。崧泽玉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这一地区较晚的发达的玉器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奠定了工艺基础。

 

  现今人们常把质地坚硬细腻,色泽温润典雅,硬度较大,具有透明感,适于雕琢成工艺美术品的岩石和矿物称为玉。玉的质料有广狭二义。广义上的玉料包括软玉、硬玉、碧玉、蛇纹石、水晶、玉髓、玛瑙、斜长石、黝帘石、汉白玉、石英岩、芙蓉石、松石、青金石等,传统的古玉学家们一般采用这个定义。由于广义上的玉料包括范围很广,将许多非玉质的制品也包括在内,所以在研究古玉料来源时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现在古玉研究者们采用的是狭义玉质定义。狭义的玉料指的是软玉、硬玉、蛇纹石和黝帘石,这个定义比较严格,具有科学性,因此在考古系中被广泛采用。

  由于和田玉在中国古代玉器和文明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它最早输入中原时间和路线问题成为人们长期以来讨论的焦点。考古发掘证实,在商代晚期和田玉已大量输入中原。和田玉与中原内地的玉料相比,具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好的特点。古人根据长期的治玉经验,经过对多种玉料的对比和筛选,最终选定了和田玉为玉料中的佳品,从而奠定了和田玉作为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玉料来源的统治地位。齐家文化分布于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宁夏西部和南部,包括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大致以甘肃中部的临夏-定西-兰州为中心,方圆约600公里的区域,时代为距今4200-3800年。玉器主要有斧、锛、琮、璧(包括联璜璧)、瑗、璜、镯、凿、刀、纺轮、佩饰等。其中的璧、琮可能来源于良渚文化的影响。齐家文化玉器中有一些是用和田玉制成的,因此齐家文化真正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和田玉的认识和使用,起了联系中原玉文化与西部玉料产地的中介作用。新华文化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和晋西北,时代为距今4150-3900年。玉器主要有钺、铲、刀、斧、环、璋等,另外神木石峁遗存也可归入这一考古学文化,其玉器(璧、璜、牙璋、璇玑、人头雕像、动物雕像等)亦可归入新华文化玉器中。新华遗址出土玉器中有一些与和田玉非常相似。陶寺文化主要分布于晋南的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时代为距今4600-4000年。玉器主要有钺、钺形器、圭(平首圭、尖首圭)、璧(包括联璜璧)、牙璧、璜、琮、铲、殳、双孔刀、梳、笄、组合头饰、项饰、臂环、指环、镶嵌腕饰以及其他零散饰件等,大多出土于遗址晚期(距今约4300-4000年)的墓葬中,有少数玉器可以肯定系和田玉制成。

  从三者玉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存在着许多共性。首先,玉器出现的时间大致都在公元前20世纪左右或稍早;其次,都有少量的和田玉制品;再者,玉器一般都光素无纹,一些主要器型,如斧(钺)、铲、刀、环、璜等,形制也很相像,它们间的交流是显而易见的。从地理位置来看,三者分布范围自西向东基本是衔接的。

  公元前2500年前后,陶寺文化空前发达,已形成黄河、长江流域及周围地区各文化系统辐辏中原、集多源于一统的趋势,成为四千多年前龙山时代最初华夏文明共同体的一个缩影。最近,陶寺遗址又发现了总面积在20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址,可能是古史传说中尧舜禹时期都城所在地。更重要的是陶寺文化中由陶器、漆木器、玉石器构成的完整的非铜礼器组合,体现出早期礼器的特点,为夏、商、周三代礼乐制度奠定了基础。陶寺遗址出土和田玉制品数量虽少,但至少说明“玉石之路”的存在,而且陶寺人已初步认识到和田玉华丽的外表和温润的内质,接受并使用了和田玉。陶寺墓地M2023出土一件玉骨组合头饰,是最精致的器物之一,包括骨笄1件、玉饰3件、绿松石嵌片60余枚。其中有一件半圆形穿孔玉片,是用和田透闪石软玉制成的,可见陶寺人对和田玉是很珍视的,而且只有首领和贵族等级的人才能使用。

文章录入:小严    责任编辑:小严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