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和田玉籽料_和田玉收藏_新疆和田玉_和田玉故乡和田工美-月海轩玉器 >> 文章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和田工美北京专卖店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乙1号北京富通官园珠宝城337号  电话010-68336588        
 ◎ 本栏导航
   
最新资讯
公司新闻
和田玉专题
精品赏析
 ◎ 最新热门
   
 ◎ 专题栏目 ◎ 最新推荐
和田玉文化研究集大成之作 ——评张新泰《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
作者:夏冠洲    文章来源:新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1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微博 人人网
 

    最近,我有幸读到张新泰先生编著的《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年5月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精品出版物),总算满足了一种久久的阅读期待。这是一部关于和田玉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兼有和田玉文化工具书、发展史和玉器玉石鉴别、鉴赏的多重功能。著作以十多万字论析、鉴赏文字和500余幅玉石玉器精美珍贵的图片,不仅充分展示了和田玉文化的无穷魅力,精当地介绍了关于和田玉文化的系统知识,而且对我国玉文化的形成历史和精神内涵也进行了梳理和深入探讨。全书图文并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相信每一个对和田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在著作的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和田玉故乡神山昆仑山的绮丽风光和关于它与玉的种种神奇传说,并引用了相关的文献记载,指出“中国玉器史约1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8000年,“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作者显然并不满足古人对和田玉质地和生成原因那些不无神秘色彩的传统解读,他借鉴现代科技成果,给予玉以地质学、矿物学的新定义:“和田玉的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化学成分是含钙镁铁的硅酸盐,其中含有少量的铁,在原生矿中属于氧化亚铁。”对和田玉的化学构成和形成原因有了更为理性的科学解释。书中同时还结合精美图片,依据传统分类法,详细介绍了子料、山流水、山料和戈壁玉等不同类型、级别天然玉料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作者用三个章节集中阐述如何鉴赏玉器和天然和田玉的问题。在第三章中,作者带领读者漫步于中国玉器艺术宏伟、辉煌的殿堂。书中按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玉雕极品,从孕育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嬗变期春秋时的“和氏璧”,发展期汉代的《金镂玉衣》,繁荣期唐、宋之际的《玉兔》《玉骆驼》和鼎盛期元、明、清时的“世界玉雕之王”《大禹治水图》玉山,再到现代的诸多玉器精品,并分别撰文对数百种历代精美绝伦,具有经典意义的玉器珍品进行了详尽而精当赏析,条分缕析地论述了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玉器的特征及其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创意、工艺水平,如数家珍,引人入胜,可以看作是我国数千年一部系统完整、生动形象的玉器艺术发展简史。第四章作者专门介绍了玉雕工艺大师马学武先生提出玉雕艺术“三七定律”的新理念。其中心观点是以“赏玉为主,赏雕、赏皮为辅”,“三分形象,七分内涵,三分皮色,七分玉体……”这是马先生从事玉雕工艺40余年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意在提升当代制作、鉴赏玉器的新观念、新境界。联系马先生的玉雕精品《虚怀若谷》《玉女》等,构思大胆,洗练概括,极富现代意味,的确前无古人,令人耳目一新。第五章《和田观赏玉——然艺术珍品》是令人感到特别新奇的部分。作者结合一批典型图例,为读者论述了如何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天然玉石。这是在我国仅有近20年历史,富于现代审美情趣的一种新兴的鉴赏艺术。面对这种不可重复再造,也不可模仿复制的纯粹大自然杰作,需要观赏者根据天然玉料的造型、色泽和纹路,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具有观赏者与观赏物之间互动的性质。书中从质地之美、皮色之美、神韵之美、文化之美和价值之美五个方面来帮助读者进行观赏,给人们以全新的知识和审美体验。图例中的《人生如意》《黛玉葬花》《阴阳山》《唯美》《天鹅》等等精品,果然各个天然去雕饰,自然天成,惟妙惟肖,启人遐想。

  第三部分,介绍玉器创造的新工艺和辨别、鉴定、收藏的基本知识。传统的中国玉雕工艺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它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并在实践中勇于进行艺术创新,与时俱进。作者在第六章介绍了印度“痕都斯坦”玉器中的金银错镶嵌宝石的新工艺在我国玉雕中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使玉器更具装饰美,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玉雕工艺,使之更加富于时代精神,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需求。第七章以真假玉器图片相对照的方法,从皮、色、质、形、手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辨别、鉴定不同历史时期玉器和玉料真伪的基本常识,提高了人们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以便于去伪存真,妥善收藏,不致走眼上当受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这部学术著作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一是资料收集得相当系统完备,而且选择也很合理准确。二是既总结了前人研究和田玉文化的成果,又有新的理论开拓和展开。例如书中详尽地论述了玉文化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介绍了鉴赏玉器新理念“三七定律”和玉雕新工艺,补充了如何欣赏天然观赏玉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前人相关学术著作不曾涉及或论述不多、语焉不详的命题。三是为书中数百幅玉器、玉石图片配发了雅俗共赏的赏析文字,这种写作方法和体例在其他玉文化研究著作中也较少见,属于一种创新。正因为这部学术著作在内容和体例写法上都有不少创新和突破,这就赋予了它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较高的原创品格,是国内和田玉文化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

文章录入:小严    责任编辑:小严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