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休闲桃源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2) ---- 把什么留给自己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0016) |
-- 作者:bluesea -- 发布时间:2016/6/27 10:47:35 -- 把什么留给自己 说不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局”——不过想抬价而已。出了店门,我还是让妻子回去再探究竟。一会儿,妻子出门,一挥手,算了,他真不卖。不死心,过了一天,再让儿子去,他出来时黑着脸,他也碰了壁。 显然,不是价格问题,问题出在哪?出在这个小商人的喜好没有被金钱打败。想一想,我觉得小笔洗很幸运,没有由价格达成买卖,而因情感决定了去留。 有时候,我也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性情中人?是不是把好东西留给了自己?事与愿违,往往把悠闲的时间留给了应酬,把喜爱的东西留给了价格,把精力和激情留给了浮华的功利。有些好东西,比如清晨青草上的露珠,庭院的花,天上的云和夜晚久违的月亮,欣赏这些,只需心存一念,一点时间就够了。可就这点时间,最终还是被用在了自以为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疏忽潦草,权衡盘算,轻浅浮华,致使我用许多好东西,比如美德、健康、情感,去换取了满足虚荣的瞬间。这种情状,正如一位作家说的:就像一位懵懂的天使,不断地掏出衣兜里的宝石,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生活里,一个人是易变的。最初,他想不改初衷,但生存逻辑,成功策略,实用技巧,很轻松地就让他交出了本可以留给自己的美好与纯洁。人们的所谓“成熟”也是这样,原来的天性里一直给自己留着天真,可经历一些变故之后,还是拿它做交换,换取了圆滑和世故。 我爱看电视上一个鉴宝的节目。每一件宝物的出场,都伴随一段故事,而且都是几代相传,有些持宝人说着说着还流下了眼泪,表示要一生拥有。结局令我失望,离场的时候,他们不会忘记问价格。专家的估价明显比同类宝物拍出的要高出许多,可从持宝人的眼中仍然能看出不甘。 潜意识里还是待价而沽。看来很少有人真心想把宝物留给自己。拿把放大镜,在宝物旁出神发呆的乐趣很少有人愿意享受了。 把什么留给自己,还涉及到一个人的境界。比尔·盖茨前不久去海南,发现那里的农村,人们治疗结核病,还是上个世纪的方法。他感慨,中国的富翁为什么不是把“慈善”,而是把“奢侈品”过多地留给自己?“慈善”与“奢侈品”二者之间,把什么留给自己?的确需要一点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