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休闲桃源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2)
---- ~~繁华 不过是一掬细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227)
|
-- 作者:smurfy
-- 发布时间:2005/9/3 20:03:39
-- ~~繁华 不过是一掬细沙~~
很久以前看过的帖子 久久不能忘怀 繁华 不过是一掬细沙......
开始的情景

第二天

第三天开始绘图 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

第四天

第五天

繁化出现

精雕细刻

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 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佛泽四方

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逐步显现的最后的圣堂

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 辉煌的成就 瑰丽的画卷 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 乃至灵魂

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

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的创作者

完美的画面 繁华的世界 多看一会儿吧 记住它

然后呢?

极致繁华 不过一掬细沙

一切已成昨日残梦 只待追忆 除去抹不净的回忆 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远处围观的人群,近处沉思的男子,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漫天飞舞的佛,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那些宏伟的庙宇,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沉淀,褪色,永不再返。
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日作画几小时,展出到 6 月 8 日,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
他们用的沙子好像是藏医所用的一种药物,作画的过程却实在是很震撼,虽然有表演的成分,但依旧觉得了不起。尤其是最后的付诸流水,看画面的时候就觉得生命的短暂易逝,后来看文字介绍,这也是他们的初衷之一。
整个作品是为了展现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但实际上,它的意义远大与此。
从艺术的角度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而从行为的角度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痛苦,面对精妙的画卷,竟然能伸出那把刷子,境界的确不一样。但从表情看,周围的观众是痛苦的,那恋恋不舍的眼神说明了一切。我也是痛苦的,于是想把它记住,希望看到的人,能驻足慢慢地翻看,静静的思考。
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
-- 作者:简
-- 发布时间:2005/9/5 1:10:19
--
这些僧人们可以理解为行为艺术,在阐释自己的理念:生命的短暂易逝
|
-- 作者:smurfy
-- 发布时间:2005/9/5 12:35:52
--
以下是引用简在2005-9-5 1:10:19的发言:
这些僧人们可以理解为行为艺术,在阐释自己的理念:生命的短暂易逝
除去抹不净的回忆 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最后的一段旅程

记住这个画面 时间仿佛已经停止 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 远处围观的人群 近处沉思的男子 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 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 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 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 那些漫天飞舞的佛 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 那些宏伟的庙宇 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 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 沉淀 褪色 永不再返......

又或者说 所有的繁华已属于流水 外人不再得见呢?

|
-- 作者:ssiav
-- 发布时间:2005/10/4 0:49:55
--
人生!!
|
-- 作者:rlqd
-- 发布时间:2005/10/6 11:38:23
--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 作者:晓红
-- 发布时间:2005/10/7 1:13:43
--
"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收获是喜悦的,失去是痛苦的,这种人情常理,似乎难以超越.所以,最精彩和充实的是做事的过程.....
|
-- 作者:rlqd
-- 发布时间:2005/10/8 9:52:10
--
不同意楼上的.因为故事的意境难以言表,特别是配上的那音乐.一并构成震撼,实难以言表!!!
|
-- 作者:smurfy
-- 发布时间:2005/10/8 23:36:44
--
以下是引用rlqd在2005-10-8 9:52:10的发言:
不同意楼上的.因为故事的意境难以言表,特别是配上的那音乐.一并构成震撼,实难以言表!!!
做这个帖子时 不知为什么 脑子里一直萦绕着电影《喜玛拉雅》的主题曲 法国作曲家布律诺·库莱把寺庙中喇嘛吟诵的祷歌元素、藏族民歌的元素以及当地器乐的元素有机地与传统的西洋交响乐队相结合 同时又创造性地发挥了管弦乐队的局部音色 如长号对藏族法号音色的模拟使用及其他传统乐器的表现力 另外 他对科西嘉的“A Filetta”合唱团各声部音色的运用 特别是男低音声部对喇嘛颂经旋律的巧妙模仿 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的作曲家所拥有的灵感和天分 此曲获得2000年凯撒电影节最佳配乐奖
人生不是简单的选择题 也不是纯粹的填空题 更多的是一个应用题 它没有唯一的答案 努力做到自己心目中的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般静美 足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rlqd
-- 发布时间:2005/10/9 14:04:43
--
是的。文、图、乐的绝配。震撼,实难以言表。谢谢你粘贴这个帖子,更谢谢你的乐配。绝配!
|
-- 作者:善石
-- 发布时间:2005/10/11 18:52:18
--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