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休闲桃源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2)
----  [讨论]关于籽玉的形与色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365)

--  作者:cold-steel
--  发布时间:2006/1/11 16:06:40

--  [讨论]关于籽玉的形与色
先自我介绍:本人棒槌,近来浏览各网站查找籽玉方面的资料,结果越看越晕。究竟如何分辨籽玉是天然的还是搅拌机的作品?即便是籽玉又如何分辨是天然的还是人工沁染的?问题很幼稚,望各路大虾猛烈拍砖,被砸死总比被骗死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6:07:47编辑过]


--  作者:toocoolboy
--  发布时间:2006/1/11 20:16:09

--  

提的问题有特色

请各位大师级人物回答吧

这样比较权威


--  作者:yu666
--  发布时间:2006/1/11 22:54:23

--  

这样的问题一直都在有人问,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当然是看的越多越迷茫,

就皮色来说作色的本领越来越高,再是高手也有失手的经历.经验很重要,但玉龙喀什河的地理环境,出来的皮色还是有特点的,但这种色标的积累全靠多看,多感觉..

是不是籽料;要说也是很简单,就是要看看籽料有无经过长年的碰撞和河水沙石打磨的痕迹,这种痕迹也有特点,一般都有不规则的麻面和裂纹,搅拌机磨出来的籽,是山料经过切割和机器磨圆后,再搅拌,因为时间短,总有机器切割的痕迹和没有自然沙石磨出来的麻面(它的表面一般比较平整),裂纹也很少,就从磨光两个字好好揣摩吧.

以上是仅代表我个人的一点心得,还是多上手,积累经验最重要.希望大家都来交流.

最后忠告:一是多看,多感觉.二找诚信的商家购买,多沟通,以满足你的要求.


--  作者:cold-steel
--  发布时间:2006/1/12 9:44:14

--  

谢谢楼上两位,在网上看多了终究也是皮毛,在北京除了人多、车多籽玉可就太少了,而且更是鱼龙混杂,郁闷啊,好羡慕和田的朋友们!


--  作者:和田工美
--  发布时间:2006/1/12 16:04:23

--  

是的,近来上当受骗的爱玉者越来越多,这主要是近几年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是初来着,只知其名,不识其物,盲目寻求"物美价廉"的和田玉.甚至,暗喜自己拣了漏.却忽视了一点:当今社会交通、通信、信息如此发达先进,捡漏谈何容易。磨光籽、染色籽,就是因追捧的多了,资源少了而出现的产物。楼主问如何辨别?其实已有很多人提过这个问题。同意3楼的说法。关键还是要多接触,多揣摩,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就能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办法,让别人讲,是讲不清的。即便是讲清了也不能一概而就。

多和诚信度高的商家、厂家接触,风险会小一点的。(仅供参考)


--  作者:chengcheng
--  发布时间:2006/6/12 15:36:13

--  
以下是引用和田工美在2006-1-12 16:04:23的发言:

是的,近来上当受骗的爱玉者越来越多,这主要是近几年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是初来着,只知其名,不识其物,盲目寻求"物美价廉"的和田玉.甚至,暗喜自己拣了漏.却忽视了一点:当今社会交通、通信、信息如此发达先进,捡漏谈何容易。磨光籽、染色籽,就是因追捧的多了,资源少了而出现的产物。楼主问如何辨别?其实已有很多人提过这个问题。同意3楼的说法。关键还是要多接触,多揣摩,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就能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办法,让别人讲,是讲不清的。即便是讲清了也不能一概而就。

多和诚信度高的商家、厂家接触,风险会小一点的。(仅供参考)

说的真好!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眯眯卡
--  发布时间:2006/8/31 12:17:27

--  
学习ING
--  作者:海天一线
--  发布时间:2006/10/8 21:15:59

--  
通俗易懂的好帖子!能配有实物相比较就更能让人一目了然了.
--  作者:永春山莊
--  发布时间:2006/12/14 17:41:53

--  
請教具備誠信無欺 服務良好的商家 廠家寶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海天一线
--  发布时间:2006/12/14 22:08:20

--  
以下是引用和田工美在2006-1-12 16:04:23的发言:

是的,近来上当受骗的爱玉者越来越多,这主要是近几年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是初来着,只知其名,不识其物,盲目寻求"物美价廉"的和田玉.甚至,暗喜自己拣了漏.却忽视了一点:当今社会交通、通信、信息如此发达先进,捡漏谈何容易。磨光籽、染色籽,就是因追捧的多了,资源少了而出现的产物。楼主问如何辨别?其实已有很多人提过这个问题。同意3楼的说法。关键还是要多接触,多揣摩,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就能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办法,让别人讲,是讲不清的。即便是讲清了也不能一概而就。

多和诚信度高的商家、厂家接触,风险会小一点的。(仅供参考)

回头再看下,这才是最应该加精的帖子!理论知识考满分但接触到实际还是不够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多看多接触多想多琢磨才能炼成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