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休闲桃源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2) ---- 珠宝玉石市场消费误区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8046) |
-- 作者:bluesea -- 发布时间:2015/2/16 11:10:55 -- 珠宝玉石市场消费误区
珠宝消费误区一:迷信产地 案例:张小姐到南非公派出差,听说南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感觉到在产地买钻石应该很便宜,又有熟人带,于是花2万多元人民币给自己买了一粒50分的钻石,但是没有附带钻石证书。回国后,张小姐将钻石送到国检中心检测,结果净度为P级,颜色级别也不高。2万元的价格与国内同类商品相比,还贵了许多。 点评: 消费误区二:只要投资珠宝就一定赚钱 点评: 翡翠的A货、B货、C货并不代表等级,而是代表是否经过人工处理,是商业上对这几类翡翠的俗称。如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俗称A货;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染色翡翠俗称C货;经过染色,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C货。 消费误区三:在民间、地摊可以"淘宝、捡漏" 点评: 这些年,基于"好东西藏在民间"思想,这种民间收购行为越来越多。而这种行为要求收购方要有非常好的学识和眼力。事实也证明,随着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古玉的造假技术也日渐成熟,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消费误区四:珠宝质地完美论 点评: 很多消费者不喜欢自己的珠宝玉石内部有瑕疵,认为这样是不完美的,于是在挑选珠宝时慎之又慎,唯恐买到内部有一丝杂质或极细裂纹的珠宝。其实,天然的珠宝玉石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细微的缺陷,只要不影响珠宝的外在美,不影响珠宝的耐久性,就不是大问题。如红宝石、祖母绿几乎不可能买到内部完全没有瑕疵的。相反,内部有天然的一些生长现象,正能体现出珠宝的天然属性。甚至一些天然的包裹体还能令宝石产生无与伦比的美,极大地提升其价值。如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消费误区五:为什么不能在商场买玉 大商场的玉石专柜,几乎全是走的加盟路线,即他们有上级的加盟商,这个加盟商实际上就是批发商,他们批发给下级经销商的商品都是带着价格标签的,下级经销商拿到货后直接带着价签放到商场的柜台里卖,他们从上级加盟商里拿货的价格通常是价签标价的一折,即你在商场里看到价签上标价10000元的东西,商家的拿货价可能也就是1000元。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商家的全部利润呢?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商场货"的营销模式说起。大品牌商家在商场里卖货,是要给商场费用的,这个费用怎么抽取呢?通常是按商品售出价格的25%收取。另外,商场里购买玉石,顾客无一例外都是要索取正规机打发票的,这就需要商家必须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7%。此外,商家还需要承担自己店面的装修费用,营业员的工资。上述费用加在一起,大概成本要在货品售出价格的50%左右。 这还不算完,正如前文所述,商家以1000元的价格向上级加盟商拿货,那么上级加盟商也要从中赚取利润,也就是说,标价10000元的玉石,虽然卖价四到五千元,但实际上很可能连1000元的价值都没有。 这就是真正懂玉的买家绝不会去大商场购买玉石的原因。 点评: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玉石市场假货泛滥,商场专柜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贵一点没关系,只要是真货"的心理,从中获取高额利润的。所谓"真货",首先商品的本质必须是真的,其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要相符,不能相差太大。然而,"商场货"的价格往往高出其玉石本身价值太多。 前两天碰到一个案例,朋友知道我玩玉,拿了只从商场里买的手镯来给我看,说是有发票有证书,标价6万,打一折6000元买的。上手一看,批发市场50元就能拿到的货。所以提醒身边的朋友们不懂玉千万别乱买~ 对于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藏玉建议:首先,不要过分迷信鉴定证书。有一些所谓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已经被历史和业内证明并不权威。其次,购买前要对准备购买的珠宝玉石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最后,由于部分不良商家将目光瞄准了外来游客,所以外出旅游期间要科学理性消费,冷静面对旅游地点的各类珠宝玉石促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2-16 11:13: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