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新疆和田玉地质分布特征——主要地质分布特征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871) |
-- 作者:yuzi -- 发布时间:2017/10/28 12:30:25 -- 新疆和田玉地质分布特征——主要地质分布特征 二、新疆和田玉主要地质分布特征
1、昆仑山北部地区的和田玉 1)、莎车-叶城地区 据历史文献记载,古时开发利用的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北麓,自西向东有古叶尔羌玉矿(莎车县)、古密尔岱山玉矿(皮山县)、古绿玉河、乌玉河(墨玉)、古白玉河(和阗)、古于阗玉矿(于阗)等。 大同玉矿位于现莎车县西南约120公里、叶尔羌河上游的塔什库尔干,大理岩、前寒武纪片岩分布其中,并有花岗闪长岩侵入。玉石矿体约有9个,呈透镜体状、脉状、长约1.4-18米,厚约0.1-0.6米,产于蛇纹石硅灰石透闪石化大理岩透镜体中。产出以和田玉青玉为主,从塔什库尔干往东至叶城县边境,还有类似的和田玉矿床,有些矿体已被采空。
②古密尔岱玉矿 在古密尔岱山玉矿的附近,即现皮山县新藏公路北山坡、喀拉喀什河上游附近,还有原生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为黑云母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结晶石灰岩,有闪长岩侵入,矿体为囊状、透镜体状,产于大理岩或透闪石大理岩中,产出玉石主要为白玉、青玉。 2)和田-于田地区 于阗是古西域国名,包括现在的于田、策勒、和田、洛浦、墨玉等地区,这些地区和田玉存量巨大,同时拥有原生玉矿和玉石砂矿,出产的玉石颜色齐全,有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黄玉等。古白玉河即玉陇哈什河,现名为“玉龙喀什河”,古乌玉、墨玉河即哈喇哈什河,现名为“喀拉喀什河”,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和田玉砂矿,原生玉石矿次之。和阗产和田玉在清代的开发利用盛极一时,仅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就不少,如青玉刻诗大碗、白玉桐荫仕女图摆件、青玉会昌九老图山子等。
位于于田县东南部柳什塔格山中海拔高约4500~5000米的阿拉玛斯玉矿,是世所罕有的白玉矿山,也是近百年间优质白玉和青白玉的主要出产地。该矿点交通非常不便,从于田县城到柳什村约80多公里车辆可通行,从村里再到矿点约有40多公里,只有驼运小路,再加上海拔高而导致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人迹难至。阿拉玛斯玉矿的上层矿主要产出白玉及少量的青白玉,中层矿主要产出青白玉,白玉产出减少,下层矿主要产出青玉,白玉和青白玉产出极少。这种分布规律与和田玉成矿条件密切相关,距离岩浆侵入体的远近决定了和田玉的颜色,远离岩浆侵入体的为白色,靠近岩浆侵入体的为青色。 近年来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和田县黑山阿格居改山谷发现了原生矿,虽然有一些线索,但这里海拔约5000米,两侧为绝壁、谷底为冰川,原生矿完全被冰雪覆盖,人不能登山勘察,只能在冰雪消融处找到一些零散的玉块,玉矿所在至今还是一个谜。
2、阿尔金地区的和田玉 阿尔金地区的和田玉也产于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体与前寒武纪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出露地层的侵入岩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该地区的和田玉矿的形成是花岗岩期后的气、水溶液沿着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破碎带上升,与镁质大理岩交代后产生的结果,产出的玉石种类主要是青白玉和青玉。 塔特勒克苏玉矿位于且末县城东南125公里处,在片麻状花岗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带内产出。该矿产量较大,玉料块度较大,而且玉质优良,在近三十年来产出约100多吨优质玉料。该矿产出的玉石以青白色最多,其次是青色,少量白色。现在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白玉“五塔”雕件就是由1983年在该矿采出的一块约420公斤重的优质白玉雕刻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