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薄胎设计新趋势?“后痕都斯坦时代”的薄胎玉器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115) |
-- 作者:小张 -- 发布时间:2017/12/30 13:48:08 -- 薄胎设计新趋势?“后痕都斯坦时代”的薄胎玉器 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 薄胎是和田玉玉雕行业中最有难度的技艺之一 她的历史称得上“颠沛流离” 自唐代起几经失传、重现 由乾隆皇帝正名为“痕都斯坦”玉器 却伴随着“康乾盛世”的落幕而再度失传 经潘秉衡、杨根连、马进贵等一代宗师努力复兴 这项技艺终于回归 传统的痕都斯坦玉以器皿为主;在薄胎外部,通常以金银宝石镶嵌或以阴刻浅浮雕效果的花草图纹,以茛苕、西番莲和铁线莲居多,一般不用山水和人物图案,因为山水、人物讲究立体感,会使胎体厚薄不匀,影响整个器皿的艺术效果。 后痕都斯坦时代 一刚一柔,以造型配合纹饰,寓意吉祥又温情脉脉,设计巧妙。 当代薄胎玉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器皿形制与花草纹饰,在继承痕都斯坦玉的基础上,设计和技艺都更加突破,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多变的纯雕刻线条代替金银错工艺,以碧玉为主要材料,总体风格更加清新灵秀。胎的薄厚是这项技艺首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而后便是如何将艺术设计赋予这种灵透脆弱的载体。建筑纹饰、人物及现代雕塑感甚至其他门类的装饰特点纷纷融入薄胎创作之中,既保留了“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的特点,又给这门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