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痕都斯坦的故事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835) |
| -- 作者:一天 -- 发布时间:2018/9/26 16:47:36 -- 痕都斯坦的故事 玉器收藏中,在清代的“乾隆工”之中,有一类极其珍贵的深宫独享玉器——“痕都斯坦”玉,属于伊斯兰玉器。从18世纪中叶乾隆时期开始贡入清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帝为其华美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称之为“鬼工”。 清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痕玉,并在很多玉器上加刻御制诗,痕玉从乾隆时期开始成为清代宫廷玉器的重要品种。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足见其精美。从清中晚期开始,除了宫廷以外,民间也逐渐重视“痕都斯坦”玉器的琢制与收藏,仿制的痕玉也逐渐泛滥。据内务府造办处玉器作活计档记载,扬州专诸巷曾仿制“痕都斯坦”玉器进贡。 用料讲究 痕玉从用料上讲,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玉质以白玉、青玉、碧玉为主,温润而纯净。从器形和纹饰上来讲,体现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器物以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及刀柄为主。 器型别致 痕都斯坦玉器的形制也比较特殊,常以动物和花形构成,有的器物完全就是一朵盛开的花或一片橄榄叶,器柄处多圆雕成花苞或缠枝的茎叶,如葵瓣盘、莲花式碗,极为常见。还有的则采用不同的兽耳或兽角作器物的造型,逼真细腻,新颖奇特。器物的耳足、耳柄也多呈对称性布局。器物底部和足多外撇,其形或作花,或作花瓣,或呈叶形。 器物薄巧,工艺高超。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这种新颖的玉器,由于胎体薄,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正如乾隆皇帝称赞的那样:“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纸更轻于铢”、“抚外影瞻内”。 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放在水上能飘动,不会沉入水中,故被人称为“水上飘”。这种追求玉器薄胎、透明的工艺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一大特色。这种薄胎雕刻工艺难度大,技术性强,因为薄胎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可见这种工艺的难度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