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玉牌上的“寿文化”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961)

--  作者:小张
--  发布时间:2018/12/20 10:40:19

--  玉牌上的“寿文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

  玉牌或玉佩,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或佩带之物,它不但给人增添美化,而且寓意吉祥。本文介绍的这组清代寿字玉牌,就充分彰显了这样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清代五蝠捧寿白玉牌(图1),圆形,直径5.3厘米,质地温和圆润,四周为五只蝙蝠围绕,中间为一寿字,镂雕工艺精细美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

  清代寿字玉牌(图2),径5.3×5.6厘米,白玉质地,光滑莹润,中间为一镂空寿字,刻工精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

  清代寿字白玉牌(图3),圆形,直径5.1厘米,中间镂雕一寿字,精细和谐。 

  透过以上几件寿字玉牌,可以说明清代人们对寿的崇尚和喜爱,已经相当普遍。寿文化在我国国学中,源远流长,在《诗经》《老子》等古典文献中有极其精辟的论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丰富多采的祝寿习俗。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始终不渝,并把祈寿的观念,贯穿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致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寿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生活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人们增强了健康意识,涌现出了众多百岁老寿星和长寿之乡。因此,像这类材质优良、雕工精湛的寿字玉佩和玉牌,既表达了祝寿文化内涵,同时更加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自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