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yuyuan
-- 发布时间:2011/6/5 15:06:43
-- 疯狂的玉石淘金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新疆南部和田市的边缘,每年雪山融水后,这里会出现一条东接昆仑山的河道。几千年来,被洪水从山上冲下的美玉不断沉积在河床附近。最近十年,无数人在戈壁荒滩上疯狂挖掘,一粒葡萄般大小的石子出水后几经倒手,身价飙升上万倍。 1999年9月,有人用5000元购得一块和田玉籽料,开孔显示此玉温润洁白。十年后他以198万元转让,翻了396倍。 2003年,和田市布亚乡挖出一块重约3公斤的玉料,一出水开价就是25万元,头道贩子收了转手就60万元。还没出和田市,几经倒手已升至170万元,最后一手以570万元卖给了北京的一个老板。 金镶玉奖牌方案确定的2006年,正是大型机械进入玉龙喀什河采玉最疯狂的一年。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大桥溯流而上的100公里内,在最高峰时,聚集了近8000台挖掘机和20多万挖玉工人。除了机器的轰鸣和工人的身影,河里看不见一丝其他生命的迹象。 疯狂的采挖行为最终促使当地政府开始进行整治。2006年,和田地区调集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了管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及河床内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 在喀什河禁采后,和田玉市场的炒玉热潮依然激烈。2007年,在另一个俱乐部的内部交换会上,一块6.1公斤的和田玉籽料被一藏家以7.8万元购得。4年后的今天,这块和田玉籽料价格可以轻松翻20余倍。 “黄金有价玉无价”。近十年来国际黄金价格上涨了235%,在中国,和田玉石的涨幅超过一万倍。上世纪80年代价值几百元的和田玉籽料目前的售价高达几百万元。 和田玉是新疆产业界最先提出来要进入‘国标’的,希望它能够成为国家标准下玉石的一个品种,但这个名称争议其实蛮大的,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声音。在学界,要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和田玉’,其实仍存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