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一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集许多动物和自然现象于一身,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自原始社会起,就以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被用于玉器雕刻上。从早期的玉猪龙,c形龙,到我们今天常见的龙的样式,就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玉器上最早的出现的龙是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龙,在红山文化遗址的玉猪龙,躯体卷曲,形似玉玦,头似猪首(图一)。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一件C形玉龙,高26、,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为目前所知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一件,堪称“中华第一玉龙”。(图二) 新石器时代玉龙的特点是,龙首长,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鬛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或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光素无纹,形制厚实质朴。
商周以后龙纹玉器逐渐增多,并形成各个时代不同的龙形。
商代玉器龙纹较多,龙的造型从早期C形龙发展变化而来。早期的龙形玉多为扁平的薄片状,侧面露出单足,头大,身粗短,尾部渐细出尖,多呈刃状。头部有蘑菇型角,向上竖立。眼睛以“臣”字眼为主。龙身一般为素面,没有纹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二
商中晚期以后,薄片玉龙减少,代之以圆雕龙(图三),(图三)并开始出现璜形龙。角由早期的竖立转而变为倾斜直至趴伏于头后;龙身各部位出现回纹、云雷纹、重环纹等,且多以双勾线即两条平行的细阴线琢出,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图四)。(图四)中期玉龙没有出脊,晚期有的龙脊上开始出现扉棱形的脊齿纹。商代玉龙多呈张大嘴状,以示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