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和田玉的玉质特点(一)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5420) |
-- 作者:bluesea -- 发布时间:2013/7/26 12:31:51 -- 和田玉的玉质特点(一)
地质界基本采用工艺界的分类,如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主编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1987年中,分为宝石、玉石、雕刻石三类)。宝石一般是指透明的结晶体,硬度在摩氏7度以上,价值比较昂贵。玉石一般是指块状的多矿物集合体或单矿物,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摩氏4~7度,其价值分为翠、玉、晶、石等种。 雕刻石一般是指多矿物集合体或单矿物,硬度小于摩4度,可分为印章石、砚石、装饰石等。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珠宝玉石名称标准,对宝石、玉石名称做了新的规定,其中天然玉石名称目录中以矿物或岩石命名的有三十多种,这表明我国玉石品种的丰富,但是,常见者主要是辉石类、闪石类、石英类、蛇纹石类等等。商界也曾以价值,将玉石分为高档、中档、低档三类。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已知有多种玉石。杨伯达教授将史前玉分为三大板块,即殉圩琪玉(以产于东北、内蒙、山东为主)、瑶琨玉(以产于江苏、浙江及山东、安徽、广东部分地区为主)球琳玉(以产于新、甘、青等省区为主)。这是依产地划分的。 对玉的品种,古人称谓很多,尤其是清代徐寿基编的《玉谱类编》中,释名部玉名有上百种之多。经现代科学测试,就玉石矿物成分言,品种也很多,但相对集中。如红山文化玉器以蛇纹石类为主,并有闪石类;良渚文化玉器以闪石类为主;西北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玉器以闪石类为主,并有蛇纹石类。 可见,不论东北、南方、或西北,玉石主要品种是闪石类和蛇纹石类玉。值得注意的是闪石类玉,中华民族祖先在一万年前早已认识,仙人洞旧石器遗址和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出土的玉器,玉材多是闪石玉,这显示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惊人聪明才智。所以,和田玉出现后,当时先民们经过比较,认为和田玉是其中最佳者,尽管它出现比蛇纹石玉晚,但是后来居上,称雄玉坛。 为了把和田玉与其他玉相区别,古人把和田玉称为真玉,其他玉称为“非真玉”。古人如何辩论真玉,李淳风曾说:“其色温润,常如肥物所染,敲之其声清引,其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此真玉也”。《拾遗记》中载:“石崇富比王家,当世珍宝奇异,皆殊方异国所得。其爱婢翔风妙别玉声,悉知其处。言西北方玉声沉重,而性温润。东方南方玉声清洁,而性清凉。其言声清洁者,明东南方产,非真玉也。” 和田玉的玉质,古人早有判断标准,如东汉许慎提出的“五德”说中,玉质有“润泽以温”,“觚理自外”,“其声舒扬”,“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五个方面,即是质地温润,里外一致,声音清扬,质体坚硬,断口不锋。 现代经过专家们研究,和田玉与国内外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 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主要特点:一是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99%),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二是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3%,多在1%左右。三是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粒度之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所少有。 二、质地细腻、温润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三是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觚理自外,可以知中”。 三、硬度较大 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2—6,一般为4左右)和叶腊石类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26 12:33: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