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list.asp?boardid=4) ---- [转帖]杀价 (http://www.hetiangongm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606) |
-- 作者:冬去春来 -- 发布时间:2006/7/13 17:21:10 -- [转帖]杀价 “苏州人杀半价”这句俚语,在江浙沪广为流行。意思是说,苏州人买东西,虽吴侬软语,但杀起价来很凶,不会吃亏。 然而在古玩市场,倘若你不识货,又不懂行,盲目沿用“杀半价”,往往占不了便宜。 我的一位当公务员的朋友,日前在上海南京西路奇石市场,遇见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头,从手提布袋里掏出一个精美红盒子,里面是一件约150克的玉件。朋友上前问:“这是什么料?”老头说:“新疆和料。”“多少钱?”“6000元,瞧上面的胡须雕得多好!”朋友细看,是一钟馗头像,朋友见此玉是和料,又是群造型,便“苏州人杀半价”,说:“3000元。”老头当即应允,双方成交。其实此玉是块极普通的俄糖玉,老头利用糖色冒充皮当籽料,顶多只值“杀半价”的三分之一价钱。 朋友再给我看一块翡翠牌子,这是他上个月在上海方浜路“藏宝楼”四楼,从一南阳人地摊上,花2000元购得。“这是C货,你怎会买的?”我惊讶地说。他说:“这块翡翠,我看看颜色全绿,图案是如意和花瓶,有‘平安如意’口彩,开价4000元,我杀半价,想差不多这个价。”我说:“翡翠分A、B、C三档,C货完全是假货,根本不值钱。”至此,朋友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无独有偶,我想起两年前,与我一起上“古玩鉴赏班”的一位同学,他原先也是盲目“苏州人杀半价”的君子。此君以前买认购证,后来又开厂,手上有钱,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少买了四五百万元瓷器,单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有十几只,但几乎全是赝品。我问他:“以前怎么会买进的?”他说:“苏州人杀半价嘛,人家开价10万,我还5万,人家开价1万,我还5000,我想东西总归值的。”“那你不看东西?”“我根本不懂瓷器,当时厂子不景气,只想资本转移,投资搞古玩。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几百万买了正规文物商店的瓷器,起码翻了十几倍。”从他的话语中,看得出来“杀半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心痛和无奈。 古玩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有其特殊性,真假混杂,赝品泛滥,开价随意大,缺少比照性。如果你是个内行玩家,在捡漏中,视情“杀半价”,甚至“杀半价”的半价,也未尝不可。倘若你是像上述例子中刚起步的玩者,去古玩市场淘宝,那么最好有识货的朋友陪同前往,这样可为你掌眼。如果独自儿去逛摊,还是多看少买,慎用“苏州人杀半价”为好。(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董远/上海) |
-- 作者:bluesea -- 发布时间:2006/7/14 11:20:14 -- 看来还是要识货啊,不识货也不能到地摊上揽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