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金镶玉的历史源头

您是本帖的第 131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金镶玉的历史源头
夏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04
积分:16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6年9月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夏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夏天

发贴心情
金镶玉的历史源头
“金”字向来都象征着荣华富贵,有谁不希望自己全身金光闪闪的呢?但是现在都喜欢小巧的饰品,一来不会太过于招摇,二来也显示的更加精致可人,因此金镶玉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但是金镶玉其本名却是荆山玉。
  其实,寻根溯源,“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语乃是由“有眼不识荆山玉”谐音讹传而来。而“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则典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期,楚人卞和看见一只凤凰落在荆山(位于今湖北南漳县境内)的一块青石上。由于当时的人们皆认为凤凰神鸟不落无宝之地。于是,卞和就认定那块青石中必有宝玉,便将它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命玉工辨识,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识,玉工仍然说那只是一块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泪水流尽、眼中滴血。楚文王听说此事后,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如此悲伤?”卞和答:“我悲伤的不是被砍掉了双脚,而是美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当成骗子。”楚文王听后便命玉工剖开璞玉,发现里面果真是一块稀世之宝玉。后来,为了彰显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将此玉命名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荆山,故后人又称之为“荆山玉”,如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因此,现在所说的金镶玉,其实还隐藏着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带着故事的金镶玉,相信会更让人印象深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6/10/26 10:53:04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