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这是爱玉人的家园,让心与心的交流,在这里相知、相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休闲桃源 → 现代社会的玉德观

您是本帖的第 128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现代社会的玉德观
一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小飞侠
文章:1648
积分:256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0年5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一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天

发贴心情
现代社会的玉德观
中国人办事喜欢讲究德字,而中国玉石的玉德也是经历了很长久的年代,而且历代的社会都显示德就是玉文化的精髓,“玉德”是中国玉文化之精髓。
  “德”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周王朝提出“德”的标准是:“施实德于民”。用现在通俗的语言可理解成“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
  “玉德”的观点源自春秋时期。先圣孔子,处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为顺应统治者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的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和比附方法,最早将玉所具有的温润、缜密、锐廉、坚刚、清扬等质地美的自然属性,进行演绎发挥并将其人格化。认为和田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比德”的思想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而“温”则体现了儒家“恪守中道”的哲学观,是对人的品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处世的温良恭俭让,对人的宽宥,处理事情的适度和符合礼的规矩。从此“玉德”便成了君子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
  我们研究“玉德”,对玉石扬弃并赋予新释义,颇有现实意义。荀子曰:“吾观玉之美德,犹如镜鉴,可以照人。然世事纷乱,人欲横流,想独善其身难矣,以玉比德者甚少。小人物的义行善举,展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地,激发了几多国人对心中道德法则的敬畏和共鸣,我们呼唤“玉德”的回归,期盼“玉德”在新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更加发扬广大,不断完善升华,从而成为社会和谐有序、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5/23 12:06:05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