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这是爱玉人的家园,让心与心的交流,在这里相知、相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休闲桃源 → 玉文化里的玉德

您是本帖的第 131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文化里的玉德
孤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蝙蝠侠
文章:882
积分:1345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0年5月14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孤雁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孤雁

发贴心情
玉文化里的玉德
玉文化在我国流传超过八千年,她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荣辱兴衰。玉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经历了多个时期,而每个时期也表现出典型的文化气质。而关于有哪几种时期,有很多种说法,说的比较多的是玉文化经历了巫玉文化、德玉文化、玩玉文化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巫玉文化,这时的玉文化是神圣的迷信崇拜。第二个阶段德玉文化,是和田玉文化的核心和高潮,这时期人们不仅是对玉的迷信崇拜,而且将和和田玉引入到社会事物、道德伦理、个人修养中来,赋予了和田玉道德楷模的作用。第三个阶段叫玩玉文化,而玩玉文化开启了由修德逐渐向玩艺转变,这是一个滑落的过程。时至今日,能用和田玉的品性躬身自省的人少之又少了,反倒是做玉石生意的人常将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焉”挂在口头作为售卖的噱头,不能不让人汗颜。
  以玉为象 比德于玉
  如今玉石已经失去了君子修身的功能,很多玉雕名家都认为重拾儒家文化使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以玉比德”观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对玉的钟爱应表现在既欣赏它的自然美,更要看中它特有的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之所以以玉为象,比德于玉,追求的是“天下莫不贵者”的人生境界,为了实现这个人生理想,他们必须时时琢磨自己,就像反复地琢磨玉石变得光滑细腻一样,君子只有不断地修炼,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块思想智慧的“美玉”。
  以玉比德 以玉养德 方为上品
  《诗经·卫风》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之美要经过一定的礼的规范和度的把握才可以获得的。美玉与人生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才能焕发光彩。这样玉器就成为君子修养、磨练品性的象征。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加入了“德”的精神追求,玉所蕴藏的人文精神远远高于物质的层面。这一文化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做人要以美玉为参照,进行自我规范,注重道德,讲究情操。
  佩玉勿忘其德,做一个如玉品性的人,经得起人生辉煌,也挺得住人生低谷时的寂寞和悲凉,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彰显出淡定从容的风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6/12 11:26:23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