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珍贵和田玉,文化不可少

您是本帖的第 116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珍贵和田玉,文化不可少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珍贵和田玉,文化不可少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还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既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也有“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甚至还包涵着“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

  不仅如此,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石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其丰富内涵不但体现在政治,道德、宗教等方面上,甚至在礼仪、服饰、艺术上也都有所表现。

  正因如此,玉在中国人心中才会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一、以玉喻人的赞誉

  一直以来,国人都喜欢以玉喻人。形容美人是“如花解语,如玉生香”;形容君子则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石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与赞誉也较为常见,如:玉体、玉面、玉音、玉言等;玉札则是对别人书信的尊称……

二、玉文化的人才观

  无论古今,人才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朝代的成败。古人因此常常用玉来比喻才学出众的人才,因此产生了由“ 玉 ”构成的一系列表示学识丰富、才华出众的词语,如“ 喷珠吐玉 ”、“ 玉堂金马”、“ 金友玉昆 ”、“ 芝兰玉树 ”等词语。孟子更曾称赞孔子是“ 金声玉振 ”,即品德优良,才能突出。

三、玉文化的情感观

  在古代,玉石既是赠送亲友的礼物,也是有情人定情的信物。亲人之间赠送美玉,不仅可以睹物思人,还表达着美好寄愿。

  古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更是古代一种表达心意的办法,一块美玉,其中却暗含着男女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四、玉文化的道德观

  古人还将儒家的道德观赋予玉石,让玉石有了更加鲜活的元素。《说文》中称玉石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并将玉视之为君子的化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也表达了古人随身携带玉石,以此标榜德行,并时时自省的心理。

四、玉文化的道德观

  古人还将儒家的道德观赋予玉石,让玉石有了更加鲜活的元素。《说文》中称玉石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并将玉视之为君子的化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也表达了古人随身携带玉石,以此标榜德行,并时时自省的心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6/25 11:15:58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