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痕都斯坦”玉器的收藏价值

您是本帖的第 112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痕都斯坦”玉器的收藏价值
一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小飞侠
文章:1648
积分:256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0年5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一天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天

发贴心情
“痕都斯坦”玉器的收藏价值
“痕都斯坦”玉器,属于伊斯兰玉器, 其产地包括了帖木儿、莫卧儿、和鄂图曼帝国等辽阔的中亚地区。“痕都斯坦”玉器从18世纪中叶乾隆时期开始贡入清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帝为其华美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称之为“鬼工”。
  出自西土养在深宫
  痕玉最初是北印度地区莫卧儿王国的贵族玉器,因清康熙朝平定西藏后,在中国西南部地区实行的藩王制度需要各附属国进贡珍玩异宝。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是个大收藏家,也是个诗人,与爷爷在艺术上有不同的喜好和追求,更喜欢文玩杂项类的奇珍异宝,求新求异。
  痕玉是当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御用玉器,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间,痕玉给中式儒教、道教文化的主流艺术体系很大的冲击,这是乾隆一朝兼容并序在艺术上的体现。痕玉其数量的稀少和技艺的登峰造极,催生后 代模仿痕玉造型的大量出现。对晚清时期的中国工艺风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痕玉至嘉庆朝便不再进贡。
  由于痕玉无论在中外都是皇家御用领域里璀璨的明珠,存世量极为稀少,所以即使海外回流文物盛行拍卖场的今天,也鲜有朋友推荐其从海外征集回来的痕玉。西方人与国人的审美情趣不同,大多并不认为玉石是多么贵重的艺术珍品,珍藏和重视程度远逊于我们。所以无论是本就在国外传承的痕玉,还是从中国流失 到海外的痕玉,大多都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更多的痕玉保存地点相对集中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连驰名业内的“清玩雅集”和“敏求精舍”,也 罕有痕玉露面。中国有句俗话“物以稀为贵”,这就使得痕玉亦如“珐琅彩”瓷器一样,每每在拍卖场上都能创造骄人的成绩。
  清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痕玉,并在很多玉器上加刻御制诗,痕玉从乾隆时期开始成为清代宫廷玉器的重要品种。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今琢玉之 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足见其精美。从清中晚期开始,除了宫廷以外,民间也逐渐重视“痕都斯坦”玉器的琢制与收藏,仿制的痕玉也逐渐泛滥。据内务府造办 处玉器作活计档记载,扬州专诸巷曾仿制“痕都斯坦”玉器进贡。
  痕玉从用料上讲,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玉质以白玉、青玉、碧玉为主,温润而纯净。从器形和纹饰上来讲,体现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器物以实用的碗、 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及刀柄为主,从纹饰以植物花叶,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工艺以薄胎和嵌金镶宝石为特征,称之为“西番作”或“番作”。之前国内文献记载痕玉在器身多镶嵌红、蓝宝石,实为无色琉璃下填涂红、蓝彩,呈现出红、蓝宝石的效果。
  近年来,痕玉受到玉器收藏界的热捧,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痕都斯坦”玉器世间寥寥,就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痕玉的市场价值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6/29 10:50:09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