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玉雕说蝉

您是本帖的第 165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雕说蝉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玉雕说蝉

    在夏、秋季节的这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里,蝉是绝对的主角。若没有蝉,这季节就不再那么完美。

    自古以来,蝉总是用轻快流畅的韵律,不知疲倦地为人类送来自然的赞歌,为大地增添浓厚的情意,无愧为 “大自然歌手”的美誉。人们对于清越悠扬的蝉声,向来发自内心地赞赏,并且常常借物抒怀,寄托自己清高逸世的情结。

     蝉,是玉雕中的常见题材之一。据考证,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蝉的形象。商代殷墟“妇好”墓中,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

     蝉虽为秋虫,却一直以“脱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的高洁而为古人所推崇。人们因此雕琢玉蝉,作为帽饰,这就是“冠蝉”的来历。      

除此之外,早年的蝉还因其蜕壳变化的特殊性被人们赋予了脱胎换骨、复活再生的神秘寓意,“玉琀蝉”就源此而生。以“玉琀蝉”随葬的风俗,在汉代最为流行。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大量商代玉蝉出土在商代后期的殷墟各个墓葬中,雕工粗简造型颇为夸张。该时期的玉蝉造型多为双翼收拢、静态匍匐状,形态呆板。

     汉代的玉蝉刀法犀利简洁、锋棱毕露、线条挺拔,制作精美规矩、造型饱满生动,是中国古代玉蝉制作的最辉煌阶段。

    明清两朝的玉蝉更加趋于写实。除仿古蝉皆为圆雕或半圆雕,造型写实立体感很强。蝉眼是凸起的圆珠大目,主要有两种纹饰出现在翅膀上:麻点纹和两到三对的长阴刻线条。

    对蝉,中国古代文人似乎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在他们眼中,蝉性情高洁,不食人间烟火,且有出土蜕变重生等特征,而这些,都与文人们所追求的洁身自好、寻找新生的朴素愿望相符。蝉的形象,由此也变得愈发神秘而富于人文色彩。

    对于蝉的品性,历代文人雅士都各有侧重,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各有表现。初唐·虞世南就曾吟诗赞美蝉性:“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认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身居高树之上,而并不是凭藉秋风。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然的就能声名远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渐次赋予了蝉更多吉祥如意的寓意。如在腰间佩挂玉蝉,谐音“腰缠(蝉)万贯”;佩挂在脖子上的则名为“一鸣惊人”;伏卧在树叶上的玉蝉,又寓意“金枝(谐‘知了’音)玉叶”或“守住大业(叶)”等等。但其洁身自好、志向高远的寓意始终未变。

时至今日,蝉依然是和田玉玉雕题材中的宠儿,小小的蝉,寄托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期愿与祝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7/22 11:12:08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