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历史上的圆玉

您是本帖的第 201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历史上的圆玉
落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蝙蝠侠
文章:855
积分:130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5月30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落叶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落叶

发贴心情
历史上的圆玉
璧、瑗、环、玦,这4种玉器,外形相似,通称圆玉。现今,人们看到这些圆玉,并不十分注意它们的中心圆孔有大小区别,常常把瑗与环都称作壁,甚至连缺口的玦,也称为璧。
  其实,在先秦时期乃至秦汉,古人对这些圆玉的区分,是十分明确的。在当时特定场合下,通过这些圆玉的赠、传,往往透露了事主的某种意图。在古时对于这种替代语言的特殊信息,大家都很熟知。由于这4种圆玉传递的信息不同,使用时,绝对不允许混淆,也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据史书记载,古代人际往来使用玉器,在夏代已经开始,,当时诸侯所执的玉,有圭、璋、璧,合称三玉,都属古代贵重的瑞玉。
  先秦的书籍,每每提到礼玉及其用途,特别是圆玉,作用甚多。可是,对4种圆玉形制的区分,却很少说明。从周代到战国,直至秦汉,以璧的用途最广。周代,诸侯朝见天子,或者卿大夫奉命作为使者去会见邻国国君,都要行执物以为初见之礼,称为“贽”。在战国时代,诸侯各国交往更加频繁,彼此相互进行国事访问也少不了执贽以相见,便都采用以璧为贽。使者用璧,向对方表达了敬意和问候。古时环有表示修好、恢复原来关系的含义。被流放在边境的罪臣,3年之后,如果接到君王使者送来的玉环,就知道自己回返有望,不久就会被召回任用,往往大喜谢恩。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环的这层意思慢慢淡去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8/3/23 12:24:57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