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玉牌上的“寿文化”

您是本帖的第 187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玉牌上的“寿文化”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玉牌上的“寿文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

  玉牌或玉佩,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或佩带之物,它不但给人增添美化,而且寓意吉祥。本文介绍的这组清代寿字玉牌,就充分彰显了这样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清代五蝠捧寿白玉牌(图1),圆形,直径5.3厘米,质地温和圆润,四周为五只蝙蝠围绕,中间为一寿字,镂雕工艺精细美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

  清代寿字玉牌(图2),径5.3×5.6厘米,白玉质地,光滑莹润,中间为一镂空寿字,刻工精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

  清代寿字白玉牌(图3),圆形,直径5.1厘米,中间镂雕一寿字,精细和谐。 

  透过以上几件寿字玉牌,可以说明清代人们对寿的崇尚和喜爱,已经相当普遍。寿文化在我国国学中,源远流长,在《诗经》《老子》等古典文献中有极其精辟的论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丰富多采的祝寿习俗。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始终不渝,并把祈寿的观念,贯穿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致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寿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生活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人们增强了健康意识,涌现出了众多百岁老寿星和长寿之乡。因此,像这类材质优良、雕工精湛的寿字玉佩和玉牌,既表达了祝寿文化内涵,同时更加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自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收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8/12/20 10:40:19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