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这是爱玉人的家园,让心与心的交流,在这里相知、相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休闲桃源 → 红山变色龙

您是本帖的第 192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红山变色龙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红山变色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山文化是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叱咤于我国东北地区辽宁东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古代文明,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猪的骸骨,有的还排列整齐,其中既有野猪也有家猪。显然,猪是史前时代东北地区重要的随葬品。这种丧葬仪式,只有在社会已经把猪作为财富的象征时才能出现。因此说,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实在是太熟悉猪了。从狩猎野猪到豢养家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限于原始社会的科学水平,人类并不真正了解猪的本质属性。人类开始在捕捉猪的过程中,一定受过猪的伤害,他们因此惊畏野猪的凶猛和暴烈,出于崇敬野猪的心理,以及希望获得野猪的力量,人类开始雕塑野猪的形象,以求获得野猪强健的体魄和凶猛的力量。对于野猪的这种力量,人类产生了祈求野猪保护的心理,并开始把猪的形象理想化,各类钩形猪已经拉长了躯体,开始向龙的形象演变,逐渐成为部落的图腾;成为沟通部落内部联系和增强内部凝聚力的纽带。这样,就出现了猪龙首神像这样的雕塑。所以说,龙是猪演变的产物。

  从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皮玉猪龙(参见上图),在长期的盘磨过程中,我们发现它表面的黑沁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在潮湿的环境中,这种变化会来得快一些。如果消毒后,贴身佩戴,几个月后黑沁就会变白,开始时出现少量白点,然后是一片,再后会布满整个玉器。如果用干净的布擦拭,这些白斑会消失,仍旧露出黑沁,而在布上却不会留下污渍痕迹。继续佩戴,白点还会出现,重复前面的过程,再擦再黑,再盘再白,重复多次,直至完全露出玉色,玉器上没有了黑沁,也就不会再出现白色。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只有在露出玉色的部分,才不再发生这类变化,不过那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而玉器的其他部分还会重复这种黑变白,白变黑的过程。有专家把它称之为红山变色龙。

  我们到现在还不能解释这种黑到白、白到黑的现象。一些玩玉的老行家说,这种逸出的白色,就是盘磨后受沁玉器从里面逸出的土气。这是传统的说法,还不能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这种变化的机理。我们期待着矿物学家早日找到受沁玉器这种变化的奥妙。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4/20 15:33:27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