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的细腻程度是和田玉重要的品质指标。是和田玉成品外观和手感产生差别的重要原因。它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构成,一个是和田玉构成物质的颗粒的大小及均匀程度,另一个方面就是指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的细腻程度,也就是短云絮状的密细密均匀程度。和田玉的结构越紧密。它就呈现出来的色调就越正。否则就会出现偏色。比如一般密度越高,结构越细腻的和田玉白玉籽料一般都会泛黄或者泛青。这类籽料的密度要比颜色更白的要高。资料中越是显摆反20性越强,比如鸡骨白中的瓷白。虽然因为颜色很白,而且有美丽的皮色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缺少了脂份。视觉上显得比较干,比较硬。有一种烧制的瓷器的感觉。和田玉籽料在感观上的油腻的感觉与俄料、青海料等所产生的感觉不一样,是独有的。这与和田玉籽料在形成过程中河床中所拥有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河水冲刷打磨的作用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其他的玉料无法拥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一块好的和田玉籽料,总让人有一种被赋予生命的感觉,具有一种活力,让人心旷神怡,忍不住想上去盘摸把玩。其手感如同抚摸在婴孩儿的皮肤一般滑嫩。这是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爱怜之情。每每看到一块油润光鲜靓丽的和田玉籽料我们都会为大自然的神奇感到赞叹,总是会从内心发问,明明是一块自然界的矿物质,怎么会就显示出了动物或植物的油润性呢,同时着迷于它的一种莫名的生命体的状态。往往此时一块和田玉籽料被我们附加了很多的想象力在其身上。
和田玉的组成物质是按照的一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各地所产的和田玉呈现六种不同的结构,一般而言呈现纤维状结构和云絮状的结构。根据结构的致密程度,有些玉料会表现为无结构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籽料而言,打侧光看不到结构的现象是少数的。而对于一些青海料打灯光,却看不到结构,青海料其实并不是云絮状结构紧密,而是云絮结构发育不完全。放大后会发现其实有更多的细点状结构。俄料一般情况下云絮结构比较大,同时夹杂斑块结构。但也有一些结构非常致密,而有几乎看不到结构的现象。打灯光看不到结构的主要以青海料中的老料和优质的俄料居多。
对于和田玉的脂份油性,主要指的是视觉感上的油性。这一感觉是在和田玉制品在没有人为的使用任何油脂保养液的情况下的那种油润感觉。同时也不是在加工过程中抛光以后产生的柔和温润的感觉,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的视觉上的那种油润的感觉。一块好的和田玉料必须具备手感上的油腻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微带点阻力感的油腻的润滑感。就像手中握了一块油脂,如同双手摸在了丝绸锦缎上的滑顺。这种感觉在和田玉籽料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结构细腻的和田玉籽料一般都会是短云絮状结构。看这种结构应该打侧光来看,而不是从背后打灯光。从背后打灯光,我们只能看到杂质,而不是看到其结构,所以我们要用电筒打光从背后直接照看和田玉一定被当做外行,因此必须呈45度角从侧面照射和田玉来观看。最好的观测方法是在日光适中的自然光照的情况下来观看。同时微微的转动和田玉籽料,以方便观察。对于和田玉籽料而言呢,云絮状结构越细腻就越好,但是白度高的和田玉籽料一般云絮状结构会略显得大一些。如果籽料白度又高,结构又紧密,脂份又好,那么这就是一种极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