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收藏和田玉器的经验

您是本帖的第 180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收藏和田玉器的经验
小张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2370
积分:298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2年9月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张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张

发贴心情
收藏和田玉器的经验

 在玉器的收藏中,“交学费”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古玉收藏之中。一些老道的玉器藏友在交学费中也获得了不小的经验,且看看,他们这些经验到底是什么吧:远观其形、近观其质、细观其工。

  远观其形

  古玉器的形态大都是富有神韵的。现在很多的仿品虽然能够仿冒古玉的形态、技艺,但是总是缺少了一股神韵,就好像是失去了灵魂一般。而捕捉这种神韵考的不仅是眼力,而还要长久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近观其质

  观其神韵之后,还要在看其玉质以及掂其分量。大多数古玉的材质为和田玉,而和田玉的硬度在6.0-6.5之间,密度大,有很明显的压手感。和田玉的油润度、温润感以及硬度也不是轻易就能模仿的。

  细观其工

  每个时代的玉器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是由于琢玉工艺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明代民间的玉器传世较多,大都粗犷,有着“粗大明”之称;唐宋玉器有着隐起纹及绘画性;汉代玉器有着游丝毛雕等等。古代的线条的横断面大都是V形或者呈半圆状,现代的多为U形等等。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0/11/21 12:03:3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