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朝时名为大宁镇,如今仍有大宁街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丘陵的东部,历史十分悠久。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距县城2.5公里的西北营村,发掘出9座半地穴房址,经研究发现,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聚居。
“虽然文明起始较早,但岫岩最初的建置和地名却不得而知。辽天庆五年(1115年),辽朝在岫岩县城附近设置了大宁镇。”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士尊这样告诉记者。他发现大宁是目前史料可查的岫岩最早的名字。
据县志记载,1204年,金朝废除秀岩县,重新称为大宁镇。贞三年(1215年),金朝都统温迪罕福寿在大宁镇消灭女真人蒲鲜万奴的主力军。第二年,金朝政府重新把大宁镇升格为秀岩县。
大宁两度改名为秀岩,原因何在?岫岩史志办副编审张惠发告诉记者,这可能与金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王寂有关。
根据王寂所著 《鸭江行部志》记载: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王寂以金京咸平等路提刑史的身份巡按辽东,行至岫岩时,看到当地山川巍峨、层峦叠嶂,极为秀美。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前,王寂发出了“北望大山,连延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的感慨。此山因出产上乘的磨刀石而叫磨石山,王寂觉得磨石山不好听,就想改为“竞秀岩”。
两年之后,大宁镇改名为秀岩县。“秀岩一词很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秀山奇峰的景象。”张惠发说。
对于此种解释,张士尊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秀岩并非指的是山川秀丽,而是指向含有玉石的岩石。岫岩盛产玉石并非始于近代。“岫岩在设治之前,岫玉早已名满天下,用当地特产作为县名合乎情理。”张士尊说。
当然,这一观点也有待商榷。秀岩之名并未使用太长时间,到了元朝,由于人口急剧减少,秀岩县不复存在。
1980年,考古人员在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细玉沟发现了一枚官印——元代“沿海巡防百户印”。这说明,元朝曾在岫岩设置百户所,负责沿海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