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珠最先用于颈饰,通常由有孔饰物串连而成。中国因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产物富庶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可供于串珠的材料多达几十种,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玛瑙、琉璃、玻璃、树种、东珠、象牙等。
而如今的手串则是串珠与手镯相结合的饰品,并已经逐渐演化成了集装饰、把玩、鉴赏于一体的特色文玩。一个小小的文玩手串承载了传承已久的配饰文化,也成就了文玩市场上新一轮收藏大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必经之路。
在今时今日,谈及与装饰有关的话题,无不与时下的风尚有关。在手串的鉴赏中,除了传统的收藏、把玩者,还有大量以佩戴手串为时尚的青年人。姜跃进表示,盘玩手串的群体年龄层次主要以中青年白领和蓝领为主,其中青年人主要看重的是手串的装饰功能,中老年人则以追求其丰富的内涵为主。他们在鉴赏手串时已经打破传统的材料与工艺审美观,形成了新的独特潮流。如今的手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素养、文化和审美等能力。
手串潮流的兴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手串形式多样、材质多样、价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自然而然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对象。于鸿雁表示,如今的手串兴起还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的复苏及人们对古典家具的崇尚,珍贵木材的边角料也被人们利用了起来,做成了手串的样子,于是曾经被人们所淡忘的念珠、朝珠样式的手串成了被追求的新时尚。之后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手串收藏也逐渐成为了收藏市场中的新主力。
在古代,佛珠、朝珠都有着比较特定的作用,而在当下,人们挖掘出了更多的装饰作用,很多情况下是将一串佛珠缠绕手腕进行佩戴,并且在赏玩中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于是,各种讲究、各种款式、各种寓意、各种功效的手串被商家带进市场,每一种都是一门学问,且大多都能从历史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手串文化就在这研究、玩赏、交易、展示中逐渐形成了。而作为手串文化的载体,各种材质、各种工艺经过人工搭配和把玩,各种形制、各种品位的珠串无形中积淀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流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时尚,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手串文化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体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丝趣味。一壶茶、一把躺椅、一台收音机、一串手串构成了一幅悠闲自在的休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