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分享爱玉者的收藏精品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藏品交流 → [转帖]几千年所蕴含的玉文化

您是本帖的第 517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几千年所蕴含的玉文化
zhdan85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
积分:22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9年7月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zhdan85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zhdan85

发贴心情
[转帖]几千年所蕴含的玉文化
 在玉文化里面可以看出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坚贞、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是由于玉的美才与石的分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者。”杨伯达先生文称“好看的美的石头,这就是玉”。对玉的丰富的美学要素的发现和相关神话传说配合使玉实现第二次分化,从装饰品成为神器、礼器。因此玉美学受到广泛重视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在汉以前重视玉的质地美。在百家争鸣的文化争议中玉色美渐为人知,东汉王逸提出赤、黄、白、黑四色的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主张,从而也挑起玉美学中德符关系的争议(玉符—玉色也)西汉刘向提出玉有六美。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上对玉的审美方针是“首德次符”。随着玉文化的发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断增加。根据德符并重的原则笔者文中提出对玉之六美的粗浅认识,从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谈了对玉美学的学习心得。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中国玉文化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符合工艺要求的玉器材料(栾秉墩?1985)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之美还是以软玉(和阗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还是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9/6 20:56:18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