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石,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块美丽的石头,然而,在中国人这里,它却有着特殊的不寻常之义。它已渗入这个民族的血液,把一种文明凝结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石之爱者为玉”,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玉做的解。玉,的确美。 天然美石凝结了天地的精华,渗入了一种润泽的光芒,让霉在众多的石头中脱颖而出。 它的美丽,不仅被中国人所认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亦被其所迷惑。
世界上出产玉石的国家很多,美国、加拿大、俄罗新等都有出产。延续了四千年的玛雅文明,其制玉技术较于中国同时期,无论是造型能力还是制作工艺,都毫不逊色。然而,无论技术如何发达,玉石,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块美丽的石头,其制玉传统髓着玛雅文明的消亡也随之中断。
然而,在中国人眼里,玉石,不仅仅美丽,还有者特殊的不寻常之义。
天地人沟通的神器
在遥远的史前时期,美丽而坚硬的玉石是沟通上天的神器。 在那个时候,人们还不能用自己朝思维去解释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他们把主宰的刀量视为冥冥中上天的旨意,而这些美丽、稀有、珍贵,甚至比普通金属工具更为坚硬的天然玉石,被认为是神对大地的恩赐。原始人类认为,在玉石身上,蕴神秘的通灵种性。
面原始的献祭活动中,人们簇拥在象征着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在他们身上。
从愚昧的远古时代走出,能力日益增强的人类亦开始从原始的零散部落统治走向统一的国家。在由王统治的国家望,玉石虽不再是古老巫术的象征,却仍散发看神秘的光芒。
这个时期,王的权威继续在玉石上彰显,并让那些石头承载了最为神圣的含义。
王琮、玉虎、玉圭等等被作为礼器用于各种礼仪之中,大型玉鼹,更在祭祀中被摆在显要的位置,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玉器本身。
玉石,这美丽的石头,在商周时期,还被赋予了森严的等级观念,它是君王和贵族身上最显眼的装饰,每件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
商纣主残暴却爱玉,即使是在兵败自焚之时,仍不忘同时“焚玉四千”。
春秋时期著名的和氏璧最终仍被秦始皇雕刻成了传国玺,希望能够借助这宝玉的神力,保佑他的江山千秋永固。
现收藏于故宫交泰殿的清25枚宝玺中,23枚都是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