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分享]四重身份话扳指儿

您是本帖的第 536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分享]四重身份话扳指儿
清风斜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57
积分:69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清风斜雨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清风斜雨

发贴心情
[分享]四重身份话扳指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籽料扳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ttp://www.htjade.net/Shop/jingpin/jipin/200805/1368.html 

把玩扳指儿是有清以来几百年间的一种时尚,一种鉴赏,一种收藏。至现代就其渊源及文化的微妙处,颇值得回味与述说。这其中传达着一种模糊的记忆,在扳指儿风行和收藏的历史当中,凝聚着生产文化、军事文化、手工艺文化,以及时人与后人对这些文化的解读。

军人的护具
    “扳指”怎么写,估计是很多人都会觉得困惑的问题,可以写作“扳指”、“板指”、又或者“班指”。笔者认为,还是用“扳指”二字更名副其实,因为说到底,它就是现代枪械上“扳机”的意思,其他字词只是习惯用法而已。

    扳指儿是冷兵器时代弓箭的辅助发射用具,在拉弓放箭时,用以保护手指免受伤害。扳指儿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子制成,系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于钩弦开弓。随着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升,简单的手指护具发展成了今日中华民族的知名艺术珍品——扳指儿。今人对它最直观的了解,便是古装电视剧中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筒状饰物。

    扳指儿虽与满族渊源深厚,却并非满人的专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商周就已经出现了相当于后世所称“扳指”的用品。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扳指儿在满语中称为“憨得憨”,至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

传统的寄托
    满民族的生活习俗是从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而来,虽然进关后满族的生活习俗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始终保留着自己生活的痕迹,戴在人们手上的首饰扳指儿就是游牧生活习俗的痕迹。

    清太祖努尔哈赤自从统一建州、野人、叶赫等部落,创建八旗制度以来,要求满族八旗子弟自幼都要到所属旗下的弓箭房熟悉演练拉弓放箭,以维系满族自身特有的文治武功。要求八旗子弟开弓的拉力由“一个劲儿”(20市斤左右)拉力弓,循序渐进为“20个劲儿”的拉力弓、“30个劲儿”的拉力弓。当少年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要想求得功名必得参与各种会考,赶考时不仅要看文才,还要考试开弓放箭。拉弓时都要佩戴扳指儿,因此,早年的八旗子弟对扳指儿甚为重视,不仅人人拥有,还成为一种习俗。

    清初几代皇帝都精于骑射,均有御驾亲征、率兵打仗的经历,并喜爱参与狩猎。康熙皇帝一生参加“木兰围场”狩猎48次,猎虎多达153只,曾有过一天射兔318只的记录,可见其骑射功夫了得。扳指儿作为拉弓射箭之器具,自然难离其手。即便是平时,清帝也常戴扳指儿,表示不忘祖宗和武功。

公子哥儿的玩意儿
    清朝的多位皇帝对扳指喜爱有加,特别是乾隆皇帝自诩“十全武功”,他的御用扳指儿上还刻有御题诗,部分还雕有图案,做工更为精细,常用回纹边或万字纹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大阅图》和《威弧射鹿图》等绘画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来说,以珍贵材料尤其是玉质、翡翠扳指最受乾隆重视,对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乾隆《御制诗文集》中不难看出他对于扳指儿的热衷和兴趣。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仲春清明前后,乾隆得到了一枚玉扳指儿,这是一件质地极为温润,做工相当精致的玉扳指儿,乾隆喜形于色写下了咏玉扳指儿的诗作。此后一咏再咏,共留下近50首咏扳指的御制诗。乾隆爷对扳指的偏爱,使原本实用为主的日用品走上了高雅殿堂,成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竞相追逐的时尚装饰用品。

男人的首饰
    扳指儿这种饰物,最终没能再传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想来常在拇指上套着一个大玉环,对做事的人来说总是个累赘;再者,朝代沿革,历史变迁,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男子不再尚武、习武,更器重文明和智慧。于是,扳指儿便以男人首饰的姿态持续了百年之久。这或许也是它四重身份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可惜的是,随着佩戴扳指儿的人越来越少,扳指儿作为收藏品的身影也越来越淡。如今若有哪位男士心动,真想弄个趁手的扳指把玩,可能跑遍了大小拍卖会、古玩城甚至小地摊儿,也未必能满意而归。至于要成为扳指儿收藏家,难度就更大了。

                                                                                              来源:中国商报网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6:01:17编辑过]

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4/28 15:58:54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2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学习了~~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4/28 17:31:17


 2   2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