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前记:很长很长的一篇文章,希望路过此处的你静下心,不妨泡一杯清茶,慢慢品读,在此对作者在和田玉领域的知识和见地表示敬佩!!
玉,往大了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传承,是中华,不是中国,因为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往小了说是寻求富贵平安的佩饰,各人理解不同,看过有关玉的文章可谓不计其数,有的写的花狸胡哨,让人看的是云里雾里,有的写的是二五郎当,看完让你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有的写的是不知所云,万把个字看下来等于什么都没看,该给宰还是给宰,有的写的是牛X哄哄,一大堆专业的术语让人觉得玉离我们很遥远。 今日,我以我个人的理解方式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表达一下:什么才叫玩玉,也不谦虚了,说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让有些所谓玩玉玩了几十年的人茅塞顿开。
玉呢,应该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方圆出不了几个国家这么一带的地理位置才有的东西,粗分一下
和田玉
俄罗斯玉
青海玉
岫玉
昆仑玉
冰玉
乳白色的玻璃
不管你在金鹰、德基上面看到的玉,还是你在夫子庙大卖场里面看到的玉(南京地区),我敢保证你看到的是出不了这8大类的,先声明一下:翡翠不是玉,如果你非要把翡翠说成是玉,那也只能叫硬玉,因为玉的硬度是在7上下,这种比较无意义的专业评估方法就不多说了,再者:不是说翡翠不好玩,翡翠是从清代后期才开始流行的,跟玉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还有:翡翠你挂到身上,从你开始贴身挂,挂到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还是一个样子,那些跟你说:看,这块翠给我玩的,变成什么样什么样了。你可以连看都不用看直接跟他说:恭喜你,买了块贵玻璃。我为什么把乳白色的玻璃也放在玉的大类里呢,因为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只要是玩玉的,几乎都在这个破东西上吃过苦的,我有一个,放在那里可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下说说区分的方法。
首先,我来从自己的经历来谈谈除和田玉之外的几种玉,俄罗斯玉是最接近新疆和田玉的一种玉,看看世界地图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我在苏州看到最多的冒充和田玉的玉就是俄罗斯玉,曾经误认为一块牌子是和田玉,雕工一流,后来问了一下价格,开我一万五千块人民币,我把东西拿到自然光下看了下,(注:自然光,不是太阳光,太阳光太刺眼,看不出任何东西,看玉千万不要用太阳光,一些2胡会拿玉对着太阳看,证明了其2胡的身份)看完之后,我确定是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吓的一头汗啊一头汗。 顺便说一下:我们只把新疆和田玉称之为和田玉,除乳白色玻璃之外,其他7大类玉你拿到全国任何一家地质研究鉴定机构去,都会给你一张证书,上面写着和田玉,多少多少克,长波多少,短波多少,内部结构怎样怎样。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买玉会上当的原因,如果我开了一个玉的鉴定机构,该什么料就写什么料,那很多卖玉商店的店主会丢掉饭碗。 接着说,如果我把那块俄料买回来了,那么也只能当做俄料卖,1万5说实话不贵,但是作为一个玩玉的人,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饿料有什么特征呢? 听我慢慢道来:
就是因为俄料最容易跟和田玉混淆,所以我把她放在第一位(玉在我看来都是母性的,所以用"她"),俄料,上点路子的商人会告诉你:这是一块俄料。俄料就是俄料,要是商人或者所谓玩玉的人告诉你:这是一块俄籽料,(简称俄籽)那么他就是在放屁,或者说不懂,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俄料都是山矿料,也就是开采出来的,上面的颜色只有2种可能,一个是人为做上去的,一个是水天然沁进去的,不用理解的太深,只要记住:俄料根本就没有籽料一说,如果你不知道籽料是什么意思,那你直接往下看。大多数俄料都是很白很白的,用纯白色电筒的光从侧面打,(一定要从侧面,不要直接把电筒放在玉的后面打,那样也是看不出任何名堂的)可以看见一团一团类似于云彩一样的结构以不规则方式呈现,没有毛孔(毛孔的概念我等下详细介绍),表面干燥,像毛玻璃,会有很大一部分俄料经过抛光处理,所以我建议,当你看见一块表面亮的跟玻璃一样的玉,你又分不清是俄料还是和田料,你就不要买她。(相册里看俄料特征)我个人是极其不赞同把玉抛光的,无奈于抛光技术用于琢玉在历史上出现3个鼎盛的时期,一是乾隆年间造办处所出的一批痕都斯坦玉,把个玉抛光抛的跟狗一样亮,虽然在拍卖会上痕都斯坦玉瓶啊,玉碗啊,香炉啊等等几乎都在100万向上跑,但是我认为不美。二就是50年代上下工艺品出口的一个时期,一大批老艺术家昧着自己纯洁无暇的良心做了一大批仿古玉出口宰国外同胞,把个玉抛光抛的贼亮,导致现在很多回流古玉都是赝品,悲哀啊。三就是80年代到现代的扬州玉器大师们带出来的抛光风,我原来在南京市爱涛艺术中心呆过,拿镇馆之宝:白玉白菜来说,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个翡翠的白菜,其实我看是一个青菜,白色的梗子,绿幽幽的叶子,可谓栩栩如生,她不抛光不行,翡翠不抛光就像拉屎不用纸一样,少了一道工序,而我们的和田山料白菜呢,大师,真的是大师,江春源好像叫,我的个乖乖,抛光抛的,那个亮啊……
不是我亵渎扬州大师,我为什么反对玉石抛光呢,这个就涉及到我们中华历史古国的人性特征了。泱泱大国,谦谦君子,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治国治民,还是做人做事,还是文化层次,还是艺术修养,那都无一不体现了2个字:内敛 乾隆知道错了,所以他的大印没有抛光 大师没有知道错,所以还在一如既往的糟蹋好料子。 什么叫内敛? 低调的奢华 你奢华我不反对,因为玉本身就是奢侈品,饭都吃不饱你玩个毛玉,玩玩2尺红头绳给你的喜儿扎起来吧,但是你奢华了你再低调,那就是你的修为了,5000年,从礼器祭器红山文化玉良渚文化三星堆马王堆…………到现代,内敛一直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优良的特征,社会风气不好那是伟大的政府的事情,我们百姓还是尊重礼乐诗书琴棋书画的,贪官污吏尚且爱收藏,又何况我们乎?扯远了,玉本身就是一个内敛的东西,她的美是用来慢慢欣赏慢慢体会慢慢升华的,不知道哪个古人云过: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又云:君子比德于玉 再云:人养玉则玉反养人 什么意思?德。 德是个大概念,没有准则,你是个活闹鬼,你纸醉金迷,但是你扶老奶奶过马路,也许你会判个无期徒刑,但是你是个有德的人,玉就是这样,她是有德的,因为她纯净,她无私,你给她多少关怀,她还你多少光色,你可以把你的精神寄托给她,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时候,你可以想起你脖子上的玉观音,你也可以想起你腰间的无事牌,对于你的驾驶技术可能没有多少提升,但是会给你一份小小的心底的勇气和寄托。又他奶奶的扯远了,所以说呢,玉石是低调的。外国同胞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钻石,钻石高调,就怕你看不见她,一个钻石切了多少多少个面,为了什么?亮!七八米外看不见人,就看见个大鸽子蛋在那里闪,外国同胞好像只要混的好的都爱这个,反映了他们的文化,高调,既然高调了,你就高调到底,做事情就做到个极致,没有那个本事,就不要把我们的纯洁的玉抛个擦故呐亮还行啊?扯回来,俄料就是本身不具备油润的光泽,所以才有一大部分*商把俄料抛光冒充和田玉。俄料也有偏黄色的,偏青色的,但是不管偏什么色,她一定不油润,一定是干巴巴的,可以理解为惨白,就像人的脸色,生了病的白和自然的白是不一样的,那么你就要看好了,一块没有皮色,没有毛孔,白挂挂,雕刻还行,有团状结构,拿在手上轻飘飘的,不管有没有证书上面写着和田玉的玉,百分之九十,是一块俄罗斯玉。参考价格:无瑕疵雕工美 100克 人民币不20000元。
再详细的说一下和田玉,出自新疆,新疆范围很大,各个地方出的料子的感觉也不一样,我曾经看过cctv拍过的一整集专门介绍和田玉矿石的节目,很不错,现在无从找起了,有几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至今受益菲浅。我记得一个当地挖玉的新疆人,带着一行记者,沿路走沿路歇,大约走了一个月,因为没有路,地上全是汽车一般大的石头,不要说动植物,连颗草都没有,到了几座山的中间,新疆人拿着个榔头,对着山壁上左敲敲右敲敲,说:这是玉,这也是,这也是,这也是…… 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个小学生书包那么大,都镶在山石里,但光从外表上就能看见这么多,如果把山开了,出来的料子的庞大的数量窥见一斑,但是我敢保证,这座山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商人的本事就在于,无论路途多艰难,我们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的达成目的。然后,新疆人又带记者走了几天,看见一块大石头上有几个大字:XXX在此受难多长多长时间 清 XX年间 具体年间我就不说了,以免有人误解为开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的玉矿采集者留下的字,一来体现采玉的艰难,二来体现和田玉有多稀有。 上面说的是和田玉的山料,为什么叫山料呢,采出来的,像矿一样,山里面的,我就来仔细说一下山料的特征。
山料一般块头都不小,我们经常看见的一些明清大件,现代的山子摆件,到万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手镯,都是和田山料所制。很大一部分人会说自己的玉是:山流水料 其实,这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山料只有纯白的山料,山青料,戈壁料(等下再说我为什么把戈壁料放在山料里的原因),糖料这么几种。先说糖料,我在大商场和珠宝一条街上看到的玉不下10万块,不是价格,是数量,糖料占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算算看就是说,我在大商场和珠宝一条街上看到的和田玉只有100块上下不是糖料,糖料是怎么形成的呢?
玉的形成是基础十万年,叫:硅化 化学成分你随便就能查到,但是没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土和水的交织物往山料里面沁色,这就是糖料为什么在山料类里面,沁出的色有:黄色,咖啡色(最多的色),暗红色等等。这个色是人为很难做假的,因为好的糖料没有裂痕,专业术语叫:臵(ge) 其实就是裂,低调谈定的古人起的说法,就像象牙裂了叫:笑 瓷器裂了叫:璺(wen) 反正他就不说裂。 而在一块没有裂痕的玉上做色是很难的,尤其像糖料,色是由内而外慢慢晕染开的,就像张大千和李可染的画一样,慢慢的,渐变过来的色,均匀,如同一团有色的烟在玉里一样,很好区分,看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是糖料,如果你买到的是糖料,那也算不错了,因为她是一块:和田山料玉(去相册里看看糖料的特征就明白了)再有,戈壁料,近段时间出来很多,一块一块不大不小,表面一个面一个面,颜色不青不黄的料子,叫戈壁料,大多数是做假做出来的,就算是真的,也没有玩的意义,劝敬而远之,是山料的边角。那么,我们不懂的怎么样区分山料和俄料呢?密度。 两块同样结构,没有沁色,一块俄料,一块山料的玉,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看密度,和田玉之所以称之为玉中之王和她的密度是密不可分的,很容易,我们这些经常看玉的人只要把玉一上手,掂掂分量,看看玉压手不压手,就能看出个大概,而不经常把玉上手的,教你个方法,你先称下重量,再拿量杯看下体积,就能算出密度来了,只要是和田的山料玉,密度一定比俄料大很多,一般在1.5倍-2倍。再有就是山料用光去看的时候,内部的结构较细,均匀分布,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油的感觉,这点很重要,无论是这块山料偏白或是偏青,都有油腻的感觉,不要认为山料越白越好,清代大多数皇帝的玉玺都是和田山料偏青的料子所制,不信你百度图片搜一下:乾隆玉玺。
山料没有皮色,皮色是只有和田籽料独有的东西,山料的色就只有糖色,也就是糖玉,是水和土慢慢沁进去的,那不是皮,是杂质,在古玉中,糖料的色都要被去掉,也只有现代人才把糖色作为一种俏色用在琢玉上面,我看过一个大师做了一个摆件,是一个大如电话机一样的糖料,满沁色,掏空了,雕了一朵荷叶,上面有一只纯白色的蚂蚱,有点意思。卖20万,很吓人。市场参考价格:100克山料 不论颜色 不论带不带糖色 雕工你自己喜欢 油润度好 无瑕疵 密度一流(压手感强) 人民币3万元 记住这个价格是100克的 顶级的山料 如果是手镯:4万元 原因等下说 如果是山子大摆件 一斤以上的(500克)不能过10万元 前提是必须是有款的大师所制 我们那个白菜好像有30多斤吧 卖2.5亿…… 如果照这个算法,和田的那个出山料矿石的那座山,要卖…… (甲:朋友,这个矿山还卖啊? 乙:卖哎 甲:多少钱包下来呢?现在生意不好做,便宜点。 乙:好吧,看你这么有诚意,拿半个地球来换好了。 ………………)
籽料,和田玉中最好的料子,也是所有玉中最好的玉。先说下,我看玉看了不下几十万块了,我没看过羊脂玉,你也不要以为自己的某块玉是羊脂玉,到羊脂级了,也不要认为你的鉴定证书上写了个羊脂玉你就是羊脂玉了,因为那个是根据白度来的,叫:脂白。我来说下这个是个什么概念。 羊脂,你有没有看过? 我看过的,黄颜色的,像猪油,那么脂白是什么意思?鉴定机构认为,白度到达一定级别(有个标准),就是脂白,就能叫羊脂玉。 大姐,我谢谢你了,脂,不是白的好不好?照你这么说,我家的抽水马桶就是羊脂级。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鉴定机构会走出这个误区,我先说说籽料的特征,再说下为什么我没看过羊脂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