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认为,衡量玉雕作品的优劣和价值,主要看原料和雕工两大因素,而且,目前和田玉消费和收购市场中,人们对和田玉雕作品的价值取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重原料讲究天然,一种是重雕工讲究技艺的追求。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都不是衡量一件作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其中,忽略了一条重要因素,那就是作品的创意。
玉质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生成的地理环境和地质作用造成的基本特征,这一点是客观的,也是不会再变的,它是基础。质地优良的玉,它的天然特色比较鲜明,是创作好作品的先决条件。雕工是一种手段,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技术含量。而艺术创作,则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指作品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意境,它体现的是人文价值和社会赋予玉雕作品的内在价值。三者当中,艺术创作最为关键,发挥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创意,要做到站立点高,思想性强,意境深远,富有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它应当是作品的灵魂,比如说齐白石的书画,近年来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究其根本价值,不在于宣纸,墨水等画的载体,而在于思想上的艺术创作。还有些石雕,玻璃雕等艺术作品,其本质只是些石头,二氧化硅,并不值钱,可是经过了艺术创作,赋予了作品灵魂,身价就千万倍的上涨。也是作品真正的身价。质地和技艺要在艺术创作的统揽之下,相辅相成,彼此交相呼应,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示和田玉的美感。这里还要着重强调,传承技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艺术创作,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
总而言之,和田玉雕已走过了七千年的历史,到了今天这样的历史关头,如果要问和田玉到底应当怎么雕?我想,它不是一个雕法问题,不是一个技艺问题,也不是什么玉雕流派的风格差异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还和田玉的本来面目的问题,是一个愿意不愿意回归玉道的问题。让我们扑下身子去努力地去探索、寻找那条玉道,回归那条玉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