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云谈买玉(转载) 碧云是谁?呵呵,不多做介绍了,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也没关系。关键是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推荐给大家看看。如要转载请注明作者为“碧云”。
1.买玉是重皮色还是重玉质 玩了几年玉了,时间说长不长,算起来也不是很短了!这几天利用一些下班时间,写了自己买玉的一点的体会与大家交流切磋,请大家不吝指正!如能对新手买玉有一点帮助也不枉我费的时间了! 现在我们大家玩玉很多朋友都是自己直接购买原料,然后送去加工。或者买来直接收藏料子。因此买料辨认料子优劣就成为关键。
既然谈到买料子(主要谈和田籽料)首先就要碰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买料子是重皮色还是重玉质的问题.我倾向于重玉质,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我所知,20年前带皮色的料子就不如不带皮色的光白籽值钱,高档料子都是光白子。而现在的行情则是带皮的比不带皮的贵。“首德次苻”,中国古代在玉质和沁色上也有这种观点,就是说玉质是根本。“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现在好多浆皮子料子颜色倒是很漂亮,我们能推崇这种料子吗?因此买玉重玉质才是根本,不要舍本求末。首先讲料子的颜色。
2.对料子颜色的理解 料子颜色的挑选要挑颜色正的。白玉就要以白为准,青玉就要青的漂亮。黄玉就要颜色里面不透绿,在这个基础上颜色越深越好,或微微透红才是上品。碧玉就要是碧绿色不要参杂其它颜色。普通碧玉一般来说带有黑点,无黑点而颜色正碧价值最高。墨玉就是墨如黑漆才是上品。
3.主讲挑选白玉
这里我主要讲讲白玉的挑选,其它颜色的玉我也稍微的带上几句。首先我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来打破大家理解上的误区,就是密度高的就是好玉这个观点,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我通过实践测量得出结论就是白玉的密度就是书上写的2.98g/cm3正负0.1最理想,要是白度很高,密度也很高,料子的刚性就太强了,油润度就下降。
因此不要老是错误的理解密度这个概念。还有就是青玉的密度比白玉高,因为它成份中阳起石含量高于白玉,阳起石密度:3.1―3.3g/cm3 。青玉的密度都比白玉高,我们能说密度高就是好玉吗??不能。只有正确的认识密度才是科学的态度。
这里还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个人的观点白玉籽料的密度一般都高于2.93g/cm3。要是一个没有皮子的料子通过密度的测量它的密度如果低于2.93g/cm3。是籽料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但此论点不能反推,既如果密度高于2.93g/cm3就是籽料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4.解释:水线\玉花\石浆 买料子尽量避免料子里面有水线、玉花和石浆。
什么是水线?水线就是玉石里面一条半透明的像筋一样的东西,都成直线方式或者近似直线的形式出现。
什么是玉花?玉花就是玉石表面或深处出现的象雪花一样的东西,这部分一般密度较低,松!(个人认为是由于冷热变化内应力产生变化出现的)。
什么是石浆?石浆就是料子里面的含有岩石成份的东西。
有的料子,水线、玉花、石浆出现在不太重要的部位,我们初步估计玉雕师傅在设计雕刻的时候可以避开的时候,这种料子我们一般也可以收,这也正是我们压价的好借口。
5.买料之必备品 买料子一定要带着比尺和强光手电。看玉最好的时间就是上午10:30分左右的阳光下看玉。
但我们大家都知道买料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店铺或维族朋友休息的宾馆里。因此比尺和强光手电尤为重要。有朋友问了什么是比尺?比尺就是带1~2个小料子你认为你可以接受的白度的料子和你所需购买的料子的白度进行对比。得出所需购料子比较真实的白度,因为大多的时候,人的眼睛是有适应性的,你要是老是看一堆很不白的料子,里面最白的一颗你就会越看越白,在没有比尺的情况下最后一冲动就买回来,到家里又后悔。
强光手电可以帮助你观察料子的内部特征,比如料子有没有暗伤,有没有阴裂,裂大概有多深,怎么看裂有多深呢?如果是大料子,你用很小的手电沿着裂的顶端往下打光线,裂的深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还可以看料子有没有玉花,玉石的纹理,水线、黑点杂质等
6.碧云谈料质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了,料子从颗粒上分有粗料和细料也就是我们说的细腻程度,当然是细腻度越高越好。
籽料的透明度也是比较关键的,透明度好的叫“水头足”、“地子灵”或“坑灵”;透明度差的叫“没水头”、“地子闷”、“坑闷”。微透明的最好。经验是喀什河下游出好料,下游的料子一般比较小。因此小料出白度高质量好的远远高于大料,所以在挑选的时候如果大料的白度、质地和小料相同,单位重量上大料比小料要贵(大料里面好的少)。河道深处的料子质量一般不如表层的,因为它被封在地下受河水的历练时间不够,也不容易上漂亮皮色。
现在好多朋友喜欢各种皮色,如:洒金、秋梨皮、虎皮、枣红皮、黑皮等等。现在新疆朋友对红皮最感兴趣,只要沾红皮料子的价格就是非常高的。其实好玉不上色的。顶级白度的羊脂玉很难上皮色的,就算有皮色也是上皮色的部分有伤裂和带微微的浆才挂住的皮色。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带撒金黄皮的料子是带皮色料子里最白的。活的红皮料子底下一般玉质都是青的,很少白玉,更不要说羊脂了。这里带入一个概念什么是活皮?活皮就是皮色直接生成在玉的表面,光亮艳丽很薄的叫活皮。浆皮就是皮色生成在玉表面的石浆上,颗粒粗而且厚的叫浆皮。掌握了这些可以对我们买料时起指导作用。比如这个料子很白(达到顶级的白度)但却长上了漂亮的红皮,我们就要怀疑这个红皮了,是不是染色的。如果2个料子都被撒金和红皮包满,料子里面如何呢??一般来说红皮料子里玉质发青带脏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撒金的料子 。
7.如何估算料价
如何根据料子的大小形状来判断相对价格呢?先说大小。10克以下料子的利用率最小。一般也就做个手链、颈链、手机挂坠。随着料子的增大使用价值和价值也相应的正比开始增大。但大到一定的范围使用价值继续增大但价值开始下降了。这个范围是多少呢?我的经验是当大过500克~1000克以上的时候,单位价格反而会下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以和田玉的本质特点而言,还是比较适合雕刻小作品,可以以小作品体现大题材。大题材的作品和田籽料玉雕上相对要少一些。
2. 200克以下的东西都可以做佩带用玉,500克以下的可以在手掌或放置案头进行把玩。而大于1000克以上的玉件就不适合把玩了。
3. 就是市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要是玉料太大买的起的人就相对少,商家如果冒然买进就会有占压资金的压力。
再说说料型,一般说来是牌子形状的料子最贵。水滴形次之,然后是圆柱形,最差的是圆疙瘩形状的。
买料子的原则是不怕买贵就怕买错。祝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好料。
x_cat的几点小小观点:
1.买玉是重皮色还是重玉质
不要把皮色和玉质分开说,谁说好的皮色玉质就次,质地好的玉带好漂亮的皮色很正常,即:在同等玉质情况下当然是带皮的稀罕~
2“籽料的透明度也是比较关键的,透明度好的叫“水头足”、“地子灵”或“坑灵”;透明度差的叫“没水头”、“地子闷”、“坑闷”。”
水头地子等名词这是翡翠的叫法。玉石首先取决于细腻度(润度)是正确的,但是润度高的绝对不可能“闷”。因为造成玉石看起来闷的唯一原因就是内部石质含量相对比较高(石质粗),而石质含量高了玉石就不可能润
3“其实好玉不上色的。顶级白度的羊脂玉很难上皮色的,就算有皮色也是上皮色的部分有伤裂和带微微的浆才挂住的皮色。”
皮色不仅取决于玉质,形成时间才是最重要的,相同质地的籽料,形成时间长的皮色当然深,比如2亿年前形成的籽料所带的皮色当然比5000万年前形成的籽料的皮色深的多。所谓好玉不上色,多是JS炒做无皮籽料时编的话,原因还是那点,同等玉质情况下带皮色的籽料稀罕。
4“活的红皮料子底下一般玉质都是青的”
别人不说,我见过的红皮白料多了去了。。。
5“如果2个料子都被撒金和红皮包满,料子里面如何呢??一般来说红皮料子里玉质发青带脏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撒金的料子 。”
首先更正一下文章中的错处,“撒金”是指玉石表面斑斑点点的浅黄、橘黄皮,包满的话就不叫撒金,叫满黄了。
撒金皮籽料,其玉底90%露在外面,料子如何当然一眼就看的出来。满红料外面都被皮色包住,内部玉底根本看不见,只能凭经验观察皮色细微差别来判断,哪怕高手,最多也就50%把握吧。用100%比50%,我认为根本不可比。(就好象古代火枪手决斗,都是同时转身开枪,才能比哪个技术好,要是一方先开枪还比个X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