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的。据史料所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先后看到前蜀简州金水张玄所画十八罗汉图和五代贯休所画十八罗汉图,并都为之赋诗作赞。苏氏在给后者的赞文《自海南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中列出了十八罗汉的名称。他们是:前十六罗汉与《法住记》所记相同,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这是关于十八罗汉的最早记载。很明显,是苏氏所记中第十七位庆友尊者是《法住记》作者,不属受佛陀付嘱的住世罗汉;第十八位宾头卢是第一位的重复,将此二人与十六罗汉组合一起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正因如此,关于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引起了后人的种种推测与考证。
北宋高僧志磐率先对苏氏所说提出质疑,并重新订正。他在所著《佛祖统记》卷33中将苏氏所记的庆友和宾头卢两位全部排除出外。他的理由是,庆友为《法住记》作者,虽证得罗汉果,但并未受付住世,不应在住世之列;宾头卢是第一罗汉的重复,不能反复充数。他提出第十七和第十八位应为摩诃迦叶和君徒钵叹,这两尊者方是正当名份受佛付嘱的住世罗汉。志磐的观点还是颇有道理的。
十八罗汉在元朝以后基本替代了十六罗汉的地位,佛教寺庙大雄宝殿中所供奉的多为十八罗汉群像。佛寺所供奉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一般是庆友尊者和玄奘大师。庆友是《法住记》作者,玄奘是译者,虽不是受佛付嘱的罗汉,但对十六罗汉的宣传都是有极大贡献的。出于纪念的意义,将他们与十六罗汉供奉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大多数佛寺供奉的十八罗汉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