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 |
葫芦是中国传统植物之一,其名取“福”“禄”谐音。其藤蔓绵延,有“蔓蔓日茂”之说,取长长久久之意,寓万代绵长(见《汉书.礼乐志》)。诗人作诗有“葫芦格”,并用葫芦籽比喻美人整齐洁白的牙齿“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见《诗经.卫风.硕人》)。古人把长得白白胖胖,体格健壮的人称为“瓠肥”,《史记.张丞相传》中说:“苍坐法当斩,解服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长的胖大健壮如葫芦而免死罪,爱屋及乌竟到了这种地步,葫芦的神奇可想而知。 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还引《诗义疏》所载说:葫芦嫩叶可作汤,可腌,煮,八月中坚不可食,可破以为瓢,蓄食物,其籽可用以照明。 旧时葫芦装酒,装药,作乐器都十分广泛。《济公传》《西游记》以及各类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有类似于“宝葫芦”的传说。每逢端午,老人小孩佩带刻有“五毒”图案的葫芦,意在降伏邪魔,吉祥如意;结婚时葫芦上刻月季花,表示“万代长春”;葫芦上再刻葫芦,则意味“子孙万代”,孝敬老人,表达孝意......可以说在我国民间,葫芦早已成为“全能”吉祥物。
这个够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