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转】玉行 “切口”窥

您是本帖的第 421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玉行 “切口”窥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转】玉行 “切口”窥

玩收藏,入门非常重要。要有一些懂行式的朋友带带就更好了。先搞懂这个行业的若干江湖术语、一些行话。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行话,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行业尤甚,收藏界便是如此。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

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1.       玉和玉石的不同:玉,是指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所言的硬玉(翡翠)和软玉(和阗玉)。我们的基本概念中,玉专指新疆和田的玉,包括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以及缅甸的翠玉,除此之外都叫作玉石。从硬度上讲,硬度6以上的叫玉,6以下的叫玉石,如岫岩玉、兰田玉、汉白玉、南阳玉和新开采的京白玉、京黄玉等都叫玉石。玉和若干玉石都曾被当作玉使用,因此古玉包括玉和玉石,但是新作的玉石制品不可称为玉或古玉,应称为玉石制品或工艺品。很多玉石制品用来仿古玉,甚至加以染色,薰烤后以假乱真。玉因硬度高,因此敲击时声长清脆有若钢铁,玉石则低沉有若击木。

2.       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一般形容那些没有异议的、一看便知的真品。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3.       玩:内行人称收藏者为“玩”,初次见面问“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4.       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5.       钓鱼:一些精明摊主的销售手段。把镇店之宝故意置露在外面不出售,为的只是吸引买家买入其他货品(展品)。

6.       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大开门”的收藏品。卖主看假、但古玩是真货,被人买走,对买主来讲叫“拣漏”。

7.       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可能是想吓走顾客。

8.       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9.       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业内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给摊主留点面子。

10.    品相:就其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越高。

11.    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或说,对一个行业十分熟悉,能钻各种空子的人。

12.    走眼(吃水):指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得的藏品或买了赝品。

13.    掌眼:初涉收藏领域,不知如何入门,拜个师傅多多指教,师傅便为你“掌眼”。

14.    打眼:假古玩被人当作真品卖走,对买主来讲叫“打眼”。

15.    假水口:被剖开过重新粘合在一起的。厚道的商家,被发现是“假水口”要全部退还给买家资金。

16.    (刀)工:是玉雕业的行话,系指玉器的选料、设计是否合理,布局是否适当,雕刻的精度如何。刀工的好坏,即工艺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玉件价值的关键。“玉不琢,不成器”,“三分原料,七分工”。足见工的重要!

17.    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用来玉石的石粉,硬度高于玉,如——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称为“解玉砂”。

18.    制玉(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不叫雕玉):“玉不琢不成器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19.    “和田的玉,扬州的工”:行话——“上下五千年,唯有玉作缘”,看来,扬州的工是有历史渊源的哟。

20.    包浆:老物件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21.    找(开)脸:要制作一尊完美的玉雕像。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原料中最无瑕无疵的地方做成面相,这又俗称“找脸”。

22.    匀:在古玩行买东西不叫买叫匀。“这把件您能匀给我吗?”意为“能将这把件卖给我吗?”

23.    让:古玩行卖东西不叫卖,叫让。“这件牌子就让给您吧。”或“这件扳指您能让给我吗?”

24.    拿了: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玩意我拿了。”

25.    上货:市场交易用语,意玉商从低一级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藏品。

26.    压堂:镇店之宝。

27.    吃:做某项生意的叫“吃”XX的。“我是吃原石的。”意思就是“我是做子料原石生意的”。

28.    收起来:委婉的、回绝时使用的、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不要某玉器,而请卖主将藏品收回去。“这件玉璧请您了收起来吧。”

29.    抓:从低一级市场或者其他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藏品。“哥们刚刚抓了一件貔貅。”

30.    拦一道:抬高竞争对手买入藏品的价位,或者抢先买入藏品。

31.    断代:鉴别一件古玉,除对其材料质地进行鉴别外,还要对它的制造年代进行鉴别——断代,断代难度极大。

32.    沁:在行话中,人们称黄色沁为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玉纪补》中说:“西土者,燥土也;南土者,湿土也。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溽;干结者色易鲜明,润溽者色终黯淡。土斑而有瘢痕者,沙土物也;无土斑而有瘢痕者,水坑物也。西北亦有湿土,东南亦有燥土。近水则湿,远水则燥母。”文中的“西土”指陕、甘、川、晋,南土指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一般说来,西土玉土沁较重,南方玉水沁较重。前面提到玉人土后颜色的变化又如何呢?《玉纪》说:“凡玉人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人玉理,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各物有色者皆随之浸淫于中,如下染缸,遇红即沾红色,遇绿即沾绿色,故人主重出之玉无有不沾染颜色者。若无水银沁人,虽邻入颜色亦不能人玉中也。有受黄土沁者其色黄,名目酣黄;有受靛青沁者其色蓝,名日封青;有受石灰沁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有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目纯漆黑;有受血沁者其色赤,名目枣皮红;有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此外杂色甚多,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总名之日十三彩。”

33.    玩石头:玩玉器的。

34.    石头帮:专做玉器生意的一伙人。

35.    作旧:把新的作伪为旧的。

36.    高仿:作旧做得好。

37.    判眼:作旧做得不好。

38.    天价:漫天要价。

39.    分:元。

40.    角:10元。

41.    块:100元。

42.    一个数(一桶水):1万元。

43.    数字口:讨价还价时展开争论,外行人您就是聆听良久,一句也别想听懂。古董业,一为由,二为申,三为人,四为工,五为大,六为王,七为主,八为井,九为羊,十为非;裱画业,一为意,二为排,三为昌,四为肃,五为为,六为龙,七为细,八为对,九为欠,十为平;贩玉器,一为旦,二为竺,三为清,四为罢,五为语,六为交,七为皂,八为未,九为丸,十为章;金银业,一为口,二为介,三为春,四为比,五为正,六为位,七为化,八为利,九为文,十为成。

44.    老坑和新坑: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按着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行家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老坑”中的玉质较好,这是事实。

45.    窜货场:这是古玩行业同业公会为其会员商户设置的行内古玩交易场所。行内人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讨价还价,有利保持机密。

46.    封货:对价值较高的古玩采用“封货”方法,即密封投标,当众折封,出价高者中标。若遇标价相同,则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归属。

47.    掏货:窜货场内,未经当众将货摆出便私自背后议价,将货买走,即为“掏货”。窜货场内不准掏货,违者轻则罚款,重则不准再次入场窜货。

48.    伙货: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伙买卖古玩。买时一般大家都过目,但也有的不看货,声明一下“伙货”即可。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49.    搂货:古玩行商户可以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无论古玩价值高低,凡同行认识的人拿走,不用写收条,立一字据即可。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认账、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50.    礼货:解放前官场上相互馈赠的古董文玩。其货一般,但装裱、包装精美。

51.    撂跤货:即真、假未定的货。出售时也不标明其真伪。

52.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会做生意,但无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给收藏家,也可卖给同行。这种经营古玩的人及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53.    拉纤:甲要买古玩,乙要卖古玩,中间有人联络、说合,此人即称为“拉纤”的。成交后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买方出3%,卖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54.    砸浆:古玩铺徒弟、伙计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或没看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公会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话称之为“砸浆”。

55.    赌(石):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神仙难断寸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上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赌石就如赌命,北京还有一家“赌石俱乐部”。

56.    素活儿:《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有些高档的玉器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搬指、翎管、平安无事牌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2/7/23 12:10:58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