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书中自有颜如玉

您是本帖的第 358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书中自有颜如玉
清风斜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57
积分:69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清风斜雨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清风斜雨

发贴心情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而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必然有所反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文学在中国古文化中出现得较晚,文学作品的诞生便大大晚于玉文化诞生的年代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见图)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之意为:想起我那心上人,温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之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题名,还有涉及玉的主题与情节。描写玉工碾玉劳动及其不幸爱情遭遇的宋话本《碾玉观音》,与玉的关系就更为直接。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清代着名小说《红楼梦》与玉、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石头记》──《红楼梦》,从女娲补天遗石──通灵宝玉──‘命根’──贾宝玉──林黛玉……直到全书悲剧性的结局,无不贯穿着玉文化的诸种理念。

  总之,正如一句老俗语所道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样,玉、玉文化给予中国文学以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2/8/16 11:07:52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