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和田玉籽料的鉴别

您是本帖的第 206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和田玉籽料的鉴别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和田玉籽料的鉴别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约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

   市场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摇撞骗,当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处诱惑消费者。“带皮色的玉等于籽玉”这本是一种较粗略鉴别籽玉的方法,现在却被造假者利用为欺骗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于有些籽玉的原料质地,颜色不够好,为了卖个好价钱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将玉料烧热,而后放入深色的颜料等化学染剂中浸泡。使其浸入变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颜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于运用高温,原料表边所产生的裂纹中吃进的颜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样。人工处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去识别。下面介绍的,是玉器爱好者总结出的
从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几条有效方法。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7 11:23:12编辑过]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11/7 11:22:01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