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浅谈玉性

您是本帖的第 204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浅谈玉性
盈盈秋水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643
积分:1002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6月13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盈盈秋水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盈盈秋水

发贴心情
浅谈玉性

所谓玉性,是指玉和人接触以后,由人发出的带有共性的主观的感受。这种主观感 觉, 是人类, 尤其是亚裔人种, 特别是中华民族所经久传承的, 是具有五千多年的传统。这样悠久的传承历史,使玉产生了两个基本性质,其一为自然属性,它包含了自然科学 属性等;其二为社会属性,它延伸了玉的价值。

这两个基本属性又使玉产生了两种与之对应的基本价值,即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然价值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玉石稀少的产出、绚丽的外观和耐久永恒的特性。自然价值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的经济价值、自然的美学价值和自然的科学价值。

相对于玉石的自然价值, 经久传承的历史使玉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社会价值。 首先,它具备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表现;其次, 它具有不可被忽视的认为的美学价值和社会的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玉石的观
赏性和玉雕工艺上,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准也随之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价值更不用 说了,随着天然优质玉石的产出逐步减少,玉石的经济价值也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人们除黄金外的第一投资目标。

此外,玉石还具有表征价值和信仰价值,如玉玺、玉印等。

玉性的历史和内涵

玉性的功能是把玉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沟通联系了起来。玉性有很多美学内涵, 但却不纯粹是美学,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美学的范畴。

人类把玉拟人化,把玉和人结合起来,此时的玉已经不仅仅是玉了,它被赋予了人 类对它的诠释,但人对它的诠释是有限的。

中华民族最早谈玉性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记载,人们最初对于玉性的认识 是通过听声辨音来达成的。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玉性”一说。

“玉性” 是人类认识玉石过程中所产生的词汇。 玉性产生于玉石的拟人化的过程中, 但它又不是认为给予的特性,它是人类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感受得到的。然而它又是与自然科学原理相悖的,又与拟人化的描述不完全一致。所以说,玉性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玉的客观表现的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目前科学无法定量、 无法描绘、 无法认同的, 但是,玉性是客观存在的。

玉性的内容

玉性是人对玉的客观表现的主观认识,因此,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与要点。

1. 玉的密度

即玉的浓度,是人以肉眼观察到的玉石的密度,而不是仪器测定的比重。

2. 玉的形

玉的形描述的是人与玉之间的亲和程度或者契合程度,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美 术上是不可描述的,但从美学上是可以描述的。

3. 玉的色

指的是人和玉之间在颜色感上的亲和程度,也是一种感觉。好的色让人温暖舒服。 如黄玉的颜色以鸡油黄为最佳,带皮料以枣红皮和撒金皮为佳。

4. 玉的润度

玉石的润度是其光泽、透明度和亮度三者相结合所产生的。 如果一块玉石本身具有比较温和的油脂光泽,并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而且当光线
进入玉石内部还会有一定的反光,使之产生一定的亮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块玉石
具有一定的润度。

5. 玉石的柔滑

人们常说好的玉石具有柔滑之感,这里面说的其实是两个方面,即玉石的柔和滑。 玉石的柔,必须达到两个标准,第一,玉石本身必须具备与人的体温相近的温度, 要有均匀的温暖感;第二,还要有绵的感觉。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盘玩才能具备。

玉石之滑,指的是玉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把玩之后,在玉石表面形成了一定的人和物 之间的接触面,是玉石表面不会产生迟滞感,这个接触面称之为包浆。

玉石的柔滑是玉石经过较长时间的把玩之后所具备的特性, 把玩玉石的过程实际是 实现玉石从温润到柔滑、透亮的过程。

6. 玉的调性(玉的颜色、色调)

即玉石在体色上所具备的色调的偏向。 我们一般用“闪”和“泛”来描述玉石的调性,如“闪青”,“闪黄” 、 “闪灰” , “泛青” 、 “泛黄” 、 “泛灰” 。一般“闪”表示的颜色偏向的程度较轻,“泛”表示颜色偏向的程度较重。

7. 玉石的油性

油性指玉石在刚刚切割后,切割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光泽和密度的混合效应,同时也是手感(触感)的一种直觉判断。油性是材料与生俱来的。没有盘玩之前的玉石的特性叫作油性。

8. 玉石的把玩(盘玩)

玉石的盘玩,是指人的手不断与玉接触,与玉有磋磨、有加热、有渗入作用,使有 一定热量的人体的水油混合物渗入玉石表面的细小毛孔,以改善玉石的透明度的过程。

玉石内部有时会有缂(愈合裂隙),一般此部位较其他地方白,有时玉石内部还有细小包裹体形成的絮状物,也有缂的重叠形成的棉。由于水油混合物的进入,把棉和絮的情况改善,提高了玉石的透明度。

把玩的原理

①水油混合物的渗入(可用其他方式取代)。

②盘玩形成的包浆。

包浆,指的是通过人和物件之间的摩擦、触摸,在物件表面形成的膜状物。像一层厚厚的油脂均匀地涂敷在器物的表面。此膜状物的表面不是平整光滑的,其对光线的反射不呈现出镜面反射。其表面对于光线的反射都是漫反射,这种反射均匀柔和。

③熟面子

人与玉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盘玩,会形成玉特有的表面结构,称为“熟面子”,或简称“熟” 。

④宝光

玉石把玩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宝光,透明度较先前有所透明,同时可以看到投射到器物以后光影的变化。

玉石的把玩是一个从柔光到宝光的过程。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11/25 11:31:02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