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战国时代穀纹玉环赏析

您是本帖的第 196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战国时代穀纹玉环赏析
小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管理员
文章:1581
积分:229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小侯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侯

发贴心情
战国时代穀纹玉环赏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战国时代穀纹玉环

附图为战国时代琢製的穀纹玉环,色沁天然形成(主要受土层中所含铁与朱砂长久沁蚀而成);出土时已有轻微崩缺。玉环本身也琢得不大规整;由于战国时群雄并起,各据一方,故不同地域在战乱时雕琢出来的玉器,玉质工艺皆较参差,并非件件精美;但现今古玉收藏家皆视同至宝,不会嫌弃。

笔者曾根据《尔雅》解释环与璧的分别,所谓“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倍好谓之璧”。“肉”,乃玉的部分;“好”,乃中间圆孔。前者尺寸,是由内廓至外廓长度;后者尺寸,即中间圆孔直径。简单些说,璧孔较小;环居中;而另一种形制“瑗”则孔较大(“好倍肉”),三者俱为圆形板状体和中有圆孔。瑗,后来发展成并非板状体的“钏”和“镯”,纵剖面多变成圆形。

战国时代特别多玉环琢制。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环多无纹饰,属素环。东周玉环始琢穀纹或蒲纹;战国时则多以穀纹为主,均为满布全器。战国穀纹玉环大致上分两种:一为凸起的螺旋纹;另一为平面隐起,其上用阴线旋出螺线,均整有致。

据《广韵》载:“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意思是皇上赐一个玉环(谐音“还”),表示准他回来;赐玉玦(缺去一部分的环,谐音“决”(决绝)、“诀”),即决不准归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11:12:47编辑过]

玉是温润的,她美得不张扬,但总会有一种大气。玉是坚韧的,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骨子里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就在于懂玉之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7/8 11:11:20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