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无价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聚天地之精华,凝山川之灵气”的玉石越来越感兴趣。佩戴的人多了,收藏的人也多了。
①如意
②白玉“玉骨同妍”牌
③玉雕“官上加官”鸡缸杯
④和田籽料山子摆件
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也早有佩玉的习惯,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把佩玉当作一种风尚和地位的象征。人们喜欢在宝剑上、扇子上、腰带上挂一块好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生都佩戴着那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宝玉。在明代,视玉带为尊贵品位的重要象征,还形成当时特有的风尚——收藏玉腰带。
玉象征着美好、高洁和富贵,有仁、义、智、勇、洁的“五德”之说。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玉德观念逐步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有趣的是现今凡在字典上能够找到的带“玉”字的成语典故几乎全是褒义词,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00多个字、词、成语与玉字有关。
中国是产玉大国,在众多的玉石里,新疆的和田玉已有7000多年的开发利用史,因其品质高雅、质地优良而特别受人们推崇。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好玉人人爱,一块好玉,可遇而不可求。明天下午两点,在温州拍卖行将举行的一场和田玉知识讲座,并有国家级玉器专家免费作现场鉴定,对温州爱玉的人或许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