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山子大多圆雕作品,器体较大,有的可以称为巨型玉雕,玉雕图案的表现方式基本上是采用浮雕,多用高浮雕技法。相对于平面作品,玉山子对玉工的雕琢技术要求更高。常见的玉山子在雕琢工艺方面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山料的雕刻处理方法
根据山料的形状,加工成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山形或高耸陡峭的悬崖式山形。因为山料多有绺裂,所以这类玉山往往多采用高浮雕的雕琢技法,挖掉绺裂或做成俏色玉。
2、籽料的雕刻处理方法
利用籽料的形状.做成浑圆的山子,因为籽料的玉质洁净,不需要去脏1,而应尽量保留玉料,所以有时仅采用浅浮雕技法装饰图案。清代的玉山子一般琢磨光滑细致,但还可见到一些制做粗糙、上面带有料痕的玉山,这是仿宋元时期玉山的做法。
清代是玉山子雕刻工艺的顶峰
在玉山子上最能表现高超的雕琢技艺,当以清代中期为最。乾隆时期的玉山子并非以用料的讲究传世,而是作品精雕细刻至每一片树叶的地步,这是“乾隆工”在玉山子上的表现。由此可知,一类产品的兴盛,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客观条件的造就、或者是制作工艺的创新与提高、或者是统治者的支持与提倡,而统治者的态度,对于一种流行趋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就清代中期玉山子的雕琢画面来讲,雕出华丽锦绣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将画面雕出意境、情感来就难了。在清代玉雕人物题材中,罗汉造型分属一大种类,其雕琢的难度不在于罗汉的容貌,而在于以各种手法刻意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以表现出参禅罗汉的意境,这种景外寻禅的刻画,是这种题材表现与欣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