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看和田籽料的老熟度
新手玩赏和田籽料一般都会先从白度判断子玉,然后看其细腻度,等到进一步深入地玩玉后就会看子玉的老熟度。温润之泽是玉石品质的主导,人们常会说“老气”、“老结”、“老坑”、“熟糯”等术语来说明这种没有标准可循的温润程度。这些行话可以概括为成熟度,那么和田籽料是怎么体现出这种“熟”呢?
结构,籽料内部交织结构越致密越好。一般,在侧灯光下可以看到和田玉内部的云絮状结构,如果在自然光或人造光源下肉眼无法观察到结构则说明玉质极为致密。和田籽料熟玉的交织结构发育完全,其密度和硬度要比一般玉石略高,这种熟体现在质地柔韧中又显出刚性,感觉散发出一种宝光。
颜色,老熟的子玉很难达到特级白的标准。通常子玉颜色如果极白,质地就会比较疏松,显干涩。熟度够的子玉往往会白中泛黄或者泛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脂白”,是带有油脂光泽的暖色调,与雪白或纸白不同,这种白给人以精光内敛的感觉,让人觉得静谧柔和。
毛孔,鉴别子玉真伪的重要依据。现在的籽料玉雕往往都会留下一块皮壳,以示其籽料身份,即使造假技术再高超,天然毛孔与人造毛孔还是有所区别的。熟玉质地细腻致密,其毛孔也相对细微,毛孔大小相对较均匀,不会出现较深的坑洼,其折光给人以流畅柔和感,而不是粗滞感,但要注意与喷砂毛孔的机械平均感区别开来。
皮色,熟玉的皮色只在极浅的表面着色化开。熟玉质地紧密,皮色难以入内,大多为洒金色,因此会有“洒金皮下出羊脂”的说法。
形状,熟玉的形状自然流畅,没有明显的棱角,一些老的断面绷茬也是比较顺滑。
手感,熟玉的手感就像婴儿肌肤一样,顺滑流畅,没有粗滞感。在体会真是的手感前要将玉浸在水中一昼夜,洗去表面的污迹残留,将玉从水中取出来会发现水与玉迅速分离,几乎不用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