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陆>>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站点导航>> 首 页 文章中心 和田玉商城 会员中心 0 关于我们

>>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工艺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享喜悦。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和田工美论坛和田工美论坛和田玉沙龙 → 痕玉的故事

您是本帖的第 187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痕玉的故事
随心索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论坛游侠
文章:291
积分:43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8月24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随心索玉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随心索玉

发贴心情
痕玉的故事


   
乾隆期间,为稳定江山,开疆拓土,于乾隆二十四年平息了准噶尔和回部少数叛乱分子,实现了对新疆地区行使军政统治。当地极具阿拉伯艺术风格玉雕制品,随之作为战利品呈贡入宫。乾隆皇帝对这种与中国传统风格迥异的舶来品爱不释手,倍加赞赏,称之为精镌本鬼工。从此,每年春秋两季,从新疆运送4000余公斤和阗玉料,贡进内廷。资源充沛,皇家推崇,使得乾隆时期琢玉艺术向吸引外来文化的方向发展,进而风。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以玉为美,但真正做到爱玉成癖的,首推乾隆。身为清代鼎盛时期的君主的乾隆帝,日理万机之余鉴玉赏玉,咏诗作赋,乐此不疲。乾隆皇帝一生赏玉诗文达800首,其中56首题痕都斯坦玉器,钟爱之深,可见一斑。诗中赞道:玉既莹净,器薄如纸,良材巧琢,非中土玉工所能仿佛也。”“痕玉既痕都斯坦玉器。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载,痕都斯坦,在山克山西南,爱乌罕东,为内地所弗逮。痕都斯坦大致位置于信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大部和克什米尔地区一带,属阿拉伯地区。

与中国传统玉器相比,痕都斯坦玉雕有着浓厚的阿拉伯艺术风格。碾琢工艺多采用掏料法,将玉料掏成薄坯,再两面对琢,形成的内凹外凸的金属垂錾效果,使其器薄体轻,晶莹剔透;玉料多呈青色,玉质与和阗玉颇为相近;器型多具实用性,主要有盘、杯、碗、壶、盂等类,外形多模仿日常多见的花、果、叶等植物造型;图案题材均为写实的花卉果蔬,主要有西番莲、菊花、葵花、莲花、折枝花、桃实、树叶枝蔓等;纹饰多采用平面隐起的浅浮雕,构图繁缛、细腻,琢磨极为细致,不留琢痕,达到一种细入毛发里,浑无斧凿痕的艺术效果。有的玉器镶嵌金银丝和红绿宝石、杂色玻璃,看上去精致华丽。


痕都斯坦玉雕的华美、巧致,恰恰迎合了乾隆时期繁荣盛世、去朴尚华的风气。皇帝对痕玉的极度推崇,引发了朝野上下的追捧,在18世纪下半叶,痕玉成为久盛不衰的时髦玉雕,而200多年后的今天再度赏玩,更为感叹它的鬼斧神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8 10:58:18编辑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8 10:57:32


 1   1   1/1页      1    
Copyright ©2002 - 2005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