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价88万的牌子(左上)和我的两块待切料。期待好运。 (孔伟/摄)
说起青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瓷器了,一曲《青花瓷》和折合人民币(6.2085, -0.0058, -0.09%)2.3亿元成交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无疑为青花瓷做了家喻户晓的广告。
其实,和田玉中也有青花,并且也是黑白二色。是不是借用了青花瓷的“名讳”不得而知,只知道青花玉是一个得名比较晚的玉种,并且是汉族玉商首先叫开的,因为在谈到这一玉种时,维语的发音仍然是“qinghua”。
以前青花料子不受待见,市场价比青玉也高不了多少。如果是黑白分明的料子,有的雕刻师干脆将墨色剜掉,直接用白玉部分雕琢,然后以白玉雕件的价格出售。后来青花瓷器拍出了天价,青花玉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直接的关联。这些年青花升值快,快到什么程度呢?两年多前我在网店里见到过一块黑白分明的青花籽料,标价1600元,为写这篇文章又去这家店里瞅了一眼,东西还在,价格却早已火箭般蹿到了18000元!探了一下卖家的底,答复是:少于8000元就“不好意思”了。虽然标价确实虚高,但8000元也5倍于曾经的“挂牌价”了,再说当初的1600元也还有还价空间不是?
一般情况下,同类料子的手镯价值远高于一块长方形的子冈牌,似乎只有青花例外,牌子比镯子更值钱。我见过的最贵的青花手镯,老板开价38万,然后悄悄告诉我,好几天没开张了,8万就可以出。而我看到过的最贵的青花牌子却报价88万,并且少于50万“不予考虑”。
青花玉的原石与牌子之间有时候存在巨大的价差,很可能外观不错的料子开出来稀松平常,而一块不起眼的原石却可能切出相当亮眼的牌子。一位玉友就曾经买到过一块僵、石结合且扭曲得跟麻花似的青花籽料。大料子到手,这位仁兄不变的章程就一个字:切!加工厂的师傅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甚至开料费都不用掏,送师傅一包烟就打发了。
开料师傅告诉他,像这样既棉又僵还有裂的料子很难出手镯,就算做出来也卖不上价,几百元一只也不容易脱手,去掉料钱、工费实在无利可图。事实也确实如此:横一刀竖一刀,不说一刀比一刀烂吧,至少也没啥长进。就在大家都无精打采,几乎就要宣布整块料子报废的时候,玉友突然一声惊叫,开料师傅仔细看了一阵也没有发现有啥值得惊喜的地方,直到玉友手拿两把游标卡尺,合围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师傅这才看清楚了:切面上扭曲的黑白二色构成了山影、树林,组成了颇有景致的图案,边上甚至还有一棵树,关键是树上的白僵部分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只鸟!更神奇的是,恰巧鸟的眼睛部位有一颗黑点,画“鸟”点睛了。这块牌子后来被他以25000元卖出,赚了好几十倍。但直到现在这位老兄还在后悔:“当时不是很懂,要是放到现在,10万也不卖”。
朋友的烂料开出了好牌子,一干玉友也来了兴致,四处搜寻看上去稀奇古怪的青花料子。我也找到了几块自认为“有戏”的几块大青花料,满心期待也能够切出几块漂亮的牌子来,顺带出几只手镯更好。
但事与愿违,一连切了3块料子,其中两块花、棉、绺、裂、僵全齐,整个一个和田玉的地质样本活教材,只有一块出了3只手镯,算是小赚,总体打了个平手。剩下的两块除了纠结还是纠结:切,还是不切?如果不切,在玉友之间交流一下,赚点小钱没有问题;而一旦下刀,则既可能大赚也可能血本无归——明明是和田玉的开料,怎么感觉越来越像是翡翠的赌石了?
纠结中又去市场上溜达了一圈,发现青花牌子似乎有增多的迹象,一个新疆玉商的摊子上就横七竖八摆放着好几块或黑白分明或带点糖色的牌子,开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再上网一搜,一家专卖青花牌子的网店生意依旧火爆,价格与上周相比也没有大的变化。
本想在了解市场后下定决心的,没想到却更加纠结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