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些刚刚入门的翡翠收藏爱好者来说,对翡翠的认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不求质只求量,东买一点西买一点,看起来有很多翡翠,其实没一两件值钱的好货,有的甚至大部分是B货、C货;二、重“色”不重“种”,初入行者或第一次购买翡翠时,都会喜欢有色的翡翠,对种、水、工没什么要求,但是经过长时间对翡翠的认识,才发现好种、好水、好色、好工才是好翡翠的根本,才是翡翠的灵魂所在。所以要对刚入门的买家说,不要只被颜色抓住眼球,种、水才是价值的根基。种色灵活的又是完美的结合,才是一件好翡翠的价值所在。要想避免走入这些误区,就要多看多学习,提高眼力,谨慎出手。
学翡翠首先要懂真假、会鉴定,不被市场上的假货打眼。行家有一句话,叫“捡漏必打眼”。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抱着几本书,还自己配了鉴定仪器的“资深翡翠爱好者”,专门爱捡漏,不捡漏不足以证明他在行,但是还专门被打眼。他们把书读死了,试想很多写书者自己也对翡翠缺乏全面及时的市场把握,有些书更是人云亦云,互相抄来抄去。这些爱好者,经常是仅从字面上理解,就生硬地套到实际市场中,又觉得自己对翡翠很有研究,高过别的收藏者,因此专门爱捡漏。我就曾碰到一些这样的翠迷,说起专业词儿来头头是道,不停引用各种理论,谁谁怎么说,谁谁怎么看,不懂行的兴许还真觉得他很在行,但你一看他收的东西,他收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个路子,就是假,与这些假货搭配的是各种曲折故事。你只能冲他点点头,心里明白他是行家们常说的“棒槌”。这种人还最难劝,你说他不对,他怎么都不信,你给他看真的好翡翠,他目光茫然,说看着不像。这些年喜欢翡翠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收藏爱好者还真碰到不少,很有一定代表性。怎样才能不走入歧途,迷失在翡翠这一行的深水之中呢?那就是一定要先学习,学习是节约时间、金钱,不错失机会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