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和田玉
通常把和田玉叫软玉,翡翠叫硬玉。玉的软硬取决于它的密度,密度越高它的硬度越大。和田玉硬度是摩氏6—7度,翡翠的硬度要在7.5以上。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等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主要依据颜色和质地的纯净度。和田玉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和田玉产自昆仑山里,火山爆发,地质变化和自然风化就把它带出来了。有些在山上,有些就进了河床里。河床上冰川融化的水流下来,将山料玉冲到河床里,山料玉在河床里互相水冲石磨,把它的棱角全都磨圆。为什么和田籽玉不大,就因为它在河床里磨,把有绺裂的部分和密度不够的部分磨掉了,剩下的是比较坚硬的部分,圆圆的籽玉滚到河床低洼处,就出不来了,一放就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这个低洼的沙窝里,有钠、铁等矿物质,时间一长这些矿物质就吃到这个籽料的外皮上,成为黄皮、红皮、沙金皮等。
名字的由来
和田玉是以它的地名来命名的。为什么要给和田玉取这个名字,而不是叫且末、若羌?因为和田玉龙喀什河河床是历史上和田玉最著名的产地,和田玉所经历的玉龙喀什河河床是最长的,和田玉在这里滚的时间也最长。在上游、中游、下游产出的玉石各不相同,它的玉质、色彩、造型、种类不一样,磨损得不一样,上面的皮子也不一样,甚至玉龙喀什河河床的东面和西面,这两个地方出来的玉石上的皮子也不一样。
有人问且末、若羌、叶城出的是不是和田玉?都是。因为它们都产自昆仑山,昆仑山绵延1500公里,有众多和田玉产区。只是有的地方好一点,有的差一点。就像米尔岱矿和大同矿,在清朝时是一个矿,后来人为地把它们分开了,喀什地区把这个矿分成了两个矿。所以青海玉也是和田玉,它也是昆仑山产出的,它也是和田玉。
和田玉很早就被古人在河床中发现并挖掘出来,作为供奉、奢侈品献给皇帝成为瑰宝。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以地名来命名被称为和田玉,但可以说它至今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如果问且末、若羌、叶城,还有青海地区等地产的是不是和田玉?可以说是和田玉。因为和田玉诞生于万山之祖--昆仑山上,我们能够把昆仑山看成和田玉的母亲,昆仑山留下足印的地方就会有和田玉的足迹。
从科学鉴定角度来看
和田玉从科学的鉴定角度来看,是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结构的玉石集合体,昆仑山产的玉石都符合这个标准的鉴定条件。就像人的后代传承着血脉,而昆仑山就像是和田玉的母亲,无论哪里产的和田玉都是她的孩子,它们延续着同样的血脉。这样来看和田玉不是从产地划分,产自新疆和田的才是和田玉,而是从它的矿物主体结构划分,以透闪石为主的叫做和田玉。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
从我们收藏的角度来看,一件玉器是不是真正产自新疆和田的和田玉不是我们着重评判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玉石的玉质是否细密,颜色是否浓正均匀,是否有很好的油润度等。







